入秋以来,气温仍旧居高不下,连日来的晴热天气,让健龙镇党委副书记张杰感觉压力更大了。
压力来自森林防火!
8月23日,忙完手上的其他工作,匆匆吃过午饭,张杰又和同事来到了林区。检查消防卡点、督查护林工作、了解违法建筑拆除情况……张杰和同事一口气跑了4个村,直至临近黄昏。此时,张杰手机上的计步软件显示:步行步数已近2万步。
张杰是健龙镇党委副书记,分管林业、农业工作,但今年开始他还多了一个新“身份”——健龙镇林区“林段长”。
这个身份的由来,还得从缙云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整治工作说起。
健龙镇党委书记韩霄说,缙云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宝贵的生态资源。健龙镇有国有林面积2.7万亩,其中缙云山自然保护区长度为17.5公里,保护好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我们责无旁贷。
那么,如何做好自然保护区保护工作?健龙镇从机制入手,参照“河长制”成功经验,在全区率先探索实施了“林长制”。
健龙镇境内的林区主要集中在新石、玉林、白果、画眉4个村。和“河长制”一样,“林长制”也是由镇党委书记和镇长担任“总林长”,分管负责人和有林村的村干部担任“林段长”,按照一段一长、一人一责的要求,抓好林区的森林防火、生态环境整治、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为进一步充实力量,健龙镇还聘请了10名专职护林员和43名临时护林员,负责日常巡山,及时排查隐患。
“建立‘林长制’以来,我们不仅落实了责任,建立了党政主要负责人负总责,牵头抓总、协调各方的有效机制,也形成了各级参与、人人有责、全民护林的良好氛围, 做到了责任层层压实。”韩霄说,近日,林区附近一处养猪场因雷击起火,护林员发现后立马上报,镇里组织力量及时扑救,杜绝了火势的蔓延,有效保护了林区资源。
目前,健龙镇“林长制”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下一步,该镇还将结合“河长制”成功经验和林业工作实际,把“林长制”工作引向深入,守护好一方青山。(记者 谢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