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都配有垃圾分类桶,可回收垃圾不仅能拿到村委会卖钱,还能赚积分换奖品。”近日,青杠街道沙坡村3组村民廖肇安,在村委会的资源回收点,卖掉塑料瓶的同时,也收获了5个积分。
“村民参与垃圾分类,在资源回收点出售可回收垃圾,还有额外的积分拿,这种‘双赢’模式能更好地保护环境。”该街道建管科相关负责人表示,村委会每周会安排固定的时间,为获得积分的村民,按规则兑换牙膏、肥皂、抽纸等奖品。
目前,该街道在沙坡村、大森村、梁山村三个试点村普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知识,为村民家里配置了1200个两分类垃圾桶,制定了可回收垃圾积分兑换制度。
“村委会的资源回收点会按市价回收村民拿来的废纸、塑料瓶、旧家电等可回收垃圾,并当场发放再生资源积分劵。”该负责人介绍,村委会每月公示积分和奖品兑换情况,并将积分纳入每季度“整洁庭院”评比,鼓励村民相互监督垃圾分类;村委会还将对未参加垃圾分类的村民进行教育引导,并安排相应的义务保洁劳动。
此外,该街道还新建了13个堆肥池,将易腐垃圾进行集中堆肥处理;设置13个垃圾分类集中收集点,配置52个四分类垃圾桶;建立8个村级资源回收点,配置32个垃圾分类收集桶,将可回收垃圾分类后和有害垃圾进行暂存管理,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农村垃圾分类。
(记者 任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