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廷江(中)和驻村工作队其他成员商议脱贫攻坚事宜
“爸,你慢点,猪饲料比较重,以后你提前给我说一声,我来搬。”9月6日,记者在丁家街道三五村5组村民郑成富家看到,女婿王义华正帮助他将新购置的饲料抬进家中。
随后,两人从屋里端出凳子,坐在家门口阴凉的地方,乐呵呵地谈论起彼此的近况。
别看现在这一家人乐融融的,多年前,他们的关系却是另一番景象。“三天两头,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一家人吵得不可开交,甚至差点闹上了法院。”对从前郑成富一家紧张的关系,三五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队长蔡廷江至今记忆犹新。
今年75岁的郑成富是三五村的一名因病致贫的建卡贫困户。早些年,他常年在外务工补贴家用,但也因此忽视了对子女的关心,没有尽到做父亲责任。如今他年事已高,但是子女们一直不愿原谅他。由于经常为琐事吵架,原本最亲的双方矛盾一天比一天深。
2018年,蔡廷江成为了三五村这个市级贫困村的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队长,在多次日常走访中,他发现郑成富总是心不在焉、闷闷不乐,做起事情也提不起干劲,其“症结”就是家庭矛盾。
“化解不了郑成富的家庭矛盾,他就看不到脱贫的希望。”蔡廷江告诉记者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深思熟虑后,他和驻村工作队成员决定从产业和面谈两个方面入手,化解郑成富家庭矛盾。
此后的一段时间内,蔡廷江多次来到郑成富家中,宽慰他的同时,帮助他分析“琐事”形成原因,引导其设身处地换位思考,试着理解子女的想法。
在蔡廷江开导下,郑成富转变了观念,鼓起干劲儿,养起了猪和羊,还种起了庄稼。为了巩固产业发展成果,蔡廷江积极联系郑成富的帮扶单位,共同出资6000元为他修建了一个室内猪圈,郑成富搞发展也更加用心了。
与此同时,考虑到郑成富年纪较大,身体不是很好,干不了重活儿,驻村工作队还积极引荐郑成富前往莉均洁农副产品加工坊扶贫车间,从事季节性务工,一年工作5个月,保守能拿到9000元。
在此期间,蔡廷江带领驻村工作队主持召开家庭会议,与郑成富子女进行面对面的劝解,让他们理解父亲难处,认识到亲情的可贵。同时,从法律的角度为其分析利害,明确了各自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如此这般,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郑成富和子女的关系终于冰释前嫌。
“多亏了驻村干部,我们一家人终于可以好好说话了……”如今郑成富脸上没有了曾经的不快和愤懑,却多了几缕笑容。他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今年养的猪不卖了,我准备分给孩子们,一人一头年猪。”
看着和睦相处的一家人,蔡廷江也颇感欣慰。“精神扶贫要与物质扶贫并重,两手抓才能让精准扶贫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蔡廷江说,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他将和其他驻村工作队队员一起,以“志智”双扶凝聚贫困户精气神,形成强大的合力攻坚克难,奋力脱贫奔小康。(记者 王锋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