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七塘镇:打造生态湿地450亩
2021-01-06
来源:


建设村水生植物花开正艳


  近日,记者在七塘镇建设村汤家桥河看见,在冬日暖阳的照射下,一大片美人蕉开得正艳,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据了解,汤家桥河、向家桥河、大槽沟3条河道因为地处居民居住集中地,常常有生活污水排入其中,还对周边农田以及璧北河的水质造成了污染,是名副其实的“臭水沟”。“以前没整治前,每次经过这里,都要捂着鼻子走过去,真的是太臭了。”家住建设村的村民钱大富告诉记者。

  从2019年11月开始,七塘镇投入100多万元打造450余亩生态湿地。通过修建跌水坎,在河道里栽种鸢尾、水生美人蕉、睡莲、菖蒲等10多种水生植物,受污染的水源层层净化,河流水质得到全面改善,曾经让人绕道而行的“臭水沟”也成了大家茶余饭后散步的最佳选择。“栽种了水草以后,现在水质清澈了,平时来散步都很安逸。”钱大富告诉记者,他一有空闲时间,都会约上朋友,沿着河岸散散步,既呼吸了新鲜空气,也锻炼了身体。

  同时,七塘镇还对有面源污染的蔬菜、水果、花卉苗木种植基地、关停的养鱼池进行了生态湿地修复,让全镇的水环境得到明显提升。七塘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秦良燕告诉记者,近两年来,该镇着力打造生态湿地,在湿地栽种的多种水草可以吸收氮、磷、氨等,将污染水质提升到Ⅲ类水质再排往璧北河,不仅净化了水质,也美化了环境。


    (记者 李勤 杨文广 文/图)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0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