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实身份、测温、消杀……2月3日一大早,在重庆长秦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大门口,员工们经过一道道严格的程序后,有序进入厂区。
“与其返乡隔离多天,不如留厂找点工钱。”厂区内,一幅幅醒目的疫情防控标语随处可见;生产车间内,员工们全部按要求佩戴口罩,互相间隔1米左右距离。
“我们有1000余名员工,每天上下班测体温2次,并以班组为单位,安排专人检查员工是否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如果遇到问题,会按规定流程及时报备、处理。”该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康庆宾介绍,所有员工除了进出厂按规定戴口罩、测体温、出示健康码等,还需查验行动轨迹,特别是针对新入职或正在参加培训的员工,都严格执行相关防疫规定。
而长秦公司的做法,仅仅是璧山高新区强化企业疫情防控工作的一个缩影。
“我们通过强化企业片区网格化管理,将辖区1718家企业划分为7个片区,派出242名网格员深入一线开展宣传和摸排,指导各企业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璧山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做好疫情防控,保障企业有序生产,各片区按照职责分工,构建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并要求每个企业的门岗必须落实体温监测、轨迹码、健康码查询,必要时开展核酸检测和居家监测。
此外,针对离渝人员、尤其是预计前往中高风险地区人员,璧山高新区多形式宣传,广泛发动他们留渝过年。同时,建立离渝人员台账,做好监测,随时报告情况,加强疫情监测和风险预警提示,严格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快速精准做好应急处置,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坚决杜绝迟报、漏报、瞒报。
(记者 任蕾 林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