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锚定新坐标、扛起新使命。前不久召开的区委十五届五次全会紧扣“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一主题,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第六次党代会、市委六届二次全会部署,结合“五新四城”任务,提出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的“十二个方面工作”,发出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新时代新征程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璧山新篇章的总动员。
新蓝图擘画美好未来,新征程呼唤实干担当。面对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全区上下如何创新思维、解放思想、打开思路,更好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和区委十五届五次全会精神在璧山落地落实?即日起,区委宣传部、区融媒体中心推出“新时代 新征程 谱写璧山新篇章——《秀湖会客厅》系列访谈”,邀请各镇街行政主要领导、三大园区主要领导、八个区属国有企业主要领导走进会客厅,结合我区“五新四城”建设、“十二个方面重点工作”,谈学习体会、贯彻举措、工作打算,共话璧山美好未来。
提振精气神 锚定新目标
首期访谈中,区融媒体中心邀请到璧城街道办事处主任曾佑勇、璧泉街道办事处主任曾顺禹,青杠街道办事处主任李德共同交流探讨。
区融媒体中心记者: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推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起步之年。日前召开的区委十五届五次全会也明确了未来璧山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法路径和实践指南。请问三位嘉宾将如何全面落实,并根据自身优势和发展定位实际,积极谋划和考虑下一步工作呢?
李德:首先,我来谈一谈。接下来,青杠街道将全面紧扣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要求,结合“五新四城”任务,立足青杠实际,重点抓好“十二个方面工作”,从基层治理、重点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等着手,以实际行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特别是要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切实做好全区重点项目保障,配合璧山高新区管委会、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指挥部完成高新区企业建设、金凤隧道、曙光湖智造城等重点项目的土地征收、人员安置工作。同时,助推缙云台项目加快建设速度,加大“龙隐山居”项目的推荐招商。
区融媒体中心记者: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璧泉街道又将如何进一步抓好贯彻落实?
曾顺禹:璧泉街道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三新一高”为举措,全力以赴振经济,用情用智惠民生,千方百计暖民心,坚定不移地在新时代新征程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璧山新篇章中体现璧泉担当。一是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全力服务璧泉2.3万市场主体,持续做优营商环境“系统工程”,以一系列“组合拳”助力市场主体发展。大力发展后备箱集市、梦圆广场夜市经济等消费业态,焕发城市经济新活力。二是满足人民群众新期盼。我们一直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做实奥康鞋材市场、双狮场镇、南河丽景片区环境综合整治等民生实事,用政府的“紧日子”换老百姓的好日子。三是打造服务群众新品牌。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完善街道、社区、小区、网格组织体系,建强“智慧璧泉”信息平台,整合基层各方资源,系统推进“党建引领暖心服务”品牌建设,切实服务好27万璧泉群众。
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增强群众“幸福指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也体现在日臻完善的城市功能与不断跃升的城市品质当中。区委十五届五次全会提出,要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满足人民对生态宜居的新期待。璧城作为璧山母城,在提升城市颜值、品质、气质,让城市生活更美好方面,有何设想和打算?
曾佑勇:我们将按照区委十五届五次全会部署,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扎实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全力做好老旧城区改造系统规划,综合老旧程度、使用情况、消防隐患等情况,根据专项资金进度,排好老旧城区改造的时间表,分片区分批次的推进改造工作。力争早日完成大成广场片区组团、天怡—建设宾馆组团、名豪组团、花市街组团、大旺金三角组团等五个组团的城市更新工作,进一步完善片区生活功能、产业功能、人文功能,补齐公共设施短板,积淀文化元素魅力,提升人居环境品质,打造老城高品质生活示范区。
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城市功能进一步拓展,城市品质得到稳步提升,相信这是每一个老百姓所向往的。请问青杠街道在这方面将如何发力?
李德:对于青杠而言,一是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按照水质提升、环境改善、景观美化的思路,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系统治理,加大河流生态修复,着力解决农户种植面源污染、生活污水乱排、河道饲养家禽等问题。二是按照全区“五新四城”发展目标,进一步完善生活和商业商务服务配套体系,科学配套居住、商业和公共服务功能区,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之城,理想之地。三是紧紧围绕“干净整洁有序、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目标,坚持把“打造高品质生活示范区”理念贯穿于青杠规划建设全过程,巩固深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成果,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人性化水平,努力让城市生活环境更美好。
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除了生活环境,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也在不断增长。区委十五届五次全会提出,要厚植城市生态本底。站在新起点上,璧城街道将如何进一步绘就天蓝、水清、地绿的城市美景呢?
曾佑勇:我们将按照区委的工作部署,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方面,全面压紧压实各级林长责任,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切实维护森林资源安全。另一方面,坚持以“河长制”促“河长治”,高标准构建河长“树状图”责任体系,对水库、山坪塘、养鱼池、河道等落实全覆盖监管,切实守护碧水清流。
区融媒体中心记者:良好的生态环境事关民生福祉,保护好发展好生态环境的意义不言而喻。而要持续增进民生福祉,造福百姓,还需不断在加强民生服务上下功夫。前面璧泉街道提到了要在辖区系统推进“党建引领 暖心服务”品牌建设。能给我们介绍下璧泉街道是如何创新开展暖心服务的吗?在打造“暖心+”品牌上有什么新举措?
曾顺禹:说到品牌创新,我们不等不靠,坚持边探索、边实践、边完善,按照先试点再全面推开的步骤,逐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璧泉经验。在今年全面开展“党建引领暖心服务”,以党建为统领,以事关群众生活的“难事”为切入口,以我们的“暖心”,让群众放心、安心。目前主要在四个方面着力:一是升级“暖心驿站”。在去年“1个中心+9个服务站”的基础上,融入市场化运营,鼓励新业态群体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打造“暖心驿站”2.0加强版。二是建设“暖心食堂”。以“三个一”模式,即政府补贴一部分、运营单位承担一部分、群众自付一部分的方式,建成服务好、价格优、即来即食、全社会共享的“暖心食堂”。三是提供“暖心文化”,打造以群众服务群众为主体的璧泉特色文化体系。四是做实“暖心爱老”,为老人提供助医、助行、助浴、助餐等暖心服务。
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基层工作最贴近群众,加强基层治理最能有效改善民生。璧泉街道一直以来在基层治理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效,接下来还将如何深入推进呢?
曾顺禹:下一步,我们将联动各级组织,进一步提升治理水平。首先是激活社区治理效能。以“三级院坝会”作为为民办事的重要平台,确保群众反映问题、合理建议“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同时,建强“一社一品”的特色党群服务阵地,启动团堡、金剑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打造凝心聚力之家。其次是提升小区治理成效。以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为核心,以增加小区“集体经济”、运营造血为突破,以“积分制”“红黑榜”激发居民积极参与为重点,以物业服务运行规范化、标准化为基础,巩固小区治理效能,形成党建引领,社区、小区、双网格融合治理新格局。
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基层治理能力的有效提升,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区委十五届五次全会也提出要“倾力打造城乡融合新范例,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请问璧城街道在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统筹推进“五个振兴”,对接实施“四千行动”方面,有什么思路?
曾佑勇:新的征程,新的奋斗。我们将铆足干劲,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一方面,切实担负起保障粮食安全这一重大政治责任,认真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基本农田“非粮化”,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做好项目的规划打造,突出“一村一品”,用市场的眼光,把各个产业有机融合,形成强大的产业体系,依托产业鼓起农民的“钱袋子”。除此之外,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科学统筹谋划,深入实施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快推动村庄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升级,持续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确实来不得半点儿松劲泄气。请问青杠街道在这方面主要做了哪些思考?
李德:立足新时代,奋战新征程。下一步,青杠街道将大力引入社会资本盘活利用农村建设用地,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加快农村道路及产业发展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同时,扎实推动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民生事业保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等工作有效衔接,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另外,以农村“三变”改革和“党建引领院坝治理”为牵引,大力推进沙坡村休闲观光农业和民宿民居的发展建设。(记者 朱大亮 杨文广 罗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