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漫步在璧山城区,你会发现违法建筑越来越少,这得益于我区对违法建筑的“零容忍”。去年以来,我区重拳出击,对新增违法建筑实行“动态清零”,让存量违法建筑“无所遁形”,扮靓“绿色小城”。
对于存量违法建筑,我区主要采取以小区和社区为基本单元的成片整治方式。区规划局组织各镇街联合国土房管、公安、公证等部门及村(居)民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对拟整治单元开展入户调查摸底工作,将确定纳入整治的违法建筑户在小区或社区内分批次通告,对违建当事人或企业负责人进行约谈,收集合适的整治方式,并督促当事人开展安全鉴定,限期拆除。
“目前,我区各镇街已制定了2018—2020年存量违法建筑集中成片整治工作计划,确保在2020年底前完成辖区内所有存量违法建筑整治。”区规划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我区共完成存量违法建筑整治829起,面积共137806.18平方米。
对于新增违法建筑,我区全面推行“动态清零”的工作方式,区规划局督促各镇街根据自身实际,分别建立了完善的网格化巡查制度,对违法建筑及时发现、制止、报告和消除,实现新增违法建筑零增长的目标。
据介绍,一旦发现新增的在建违法建筑,我区将采取一系列强制手段进行整治:依法停止在建违法建筑场所供水、供电、供气服务;对违法建筑依附的合法建筑的转让和抵押实施限制;对参与修建违法建筑的党政机关干部、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进行约谈;通过媒体曝光、纳入诚信管理信息系统等方式严厉杜绝违建行为再次发生;违法建筑当事人在收到《责令停止违法建设通知书》后,拒不停工或逾期未自行消除,区政府作出强制消除决定后,责任镇街将在24小时内对违法建筑进行强制拆除。
“去年,我区共发现新增违法建筑415起,面积共19543.8平方米。”区规划局负责人说,为强化城区违法建筑巡查力度,我区还通过劳务外包的形式,聘请了24名违法建筑专职巡查员,对璧城、璧泉、青杠街道划片区进行“全天候”巡查;区规划局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确定了三支专业拆工队伍,提高了拆除效率,建立了新增违法建筑快速查处机制。
目前,我区已对违法建筑整治工作指挥部及其工作机制进行了调整,强化了对违法建筑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指挥部下设综合组、政策法规组、宣传组、督查考核组开展具体工作,建立健全了违法建筑整治工作相关制度,形成长效治违、拆违机制。接下来,我区将继续加强统筹协调与部门联动,严格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形成上下合力,高效地开展违法建筑整治工作,确保到2020年全面完成违法建筑整治工作任务。(记者 张啸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