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法官这么尽心尽力帮我追要到工资,这是我们全家的救命钱啊!”日前,申请执行人罗先生在领取到执行款后对执行法官感激地说。
罗先生在璧山某机电公司打工,该公司以种种理由拖欠工资。无奈之下,罗先生联合26位工友于去年向璧山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经调解,约定由该机电公司支付罗先生等人劳动报酬共计115882元。民工们多次向该公司老板追讨工资,而这位“老赖”则以没有钱等各种理由拒不履行。“我这种农村出来的打工仔,全家老小都靠着这笔工资生活,拿不到钱,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罗先生说。
无奈之下,罗先生向区法院寻求帮助。在法官的建议下,他申请了强制执行。执行法官在接到此案后,立刻向被执行人送达执行通知书,对该老板的财产状况作了详细调查,限制其高消费,并将该机电公司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执行法官在调查中发现,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却一直拒不履行。经多次规劝无果后,2017年11月21日、2018年2月13日,区法院先后两次依法决定对该老板采取拘留的强制措施。被拘11天后,该老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向法院提交了承诺书,保证给付案款50000元,剩下的工资逐步付清。近日,罗先生终于拿到了自己的工资。
这是区法院灵活运用强制措施,全方位限制老赖生活,挤压老赖生存空间的一个典型案例。近段时间,区法院打出强制措施“组合拳”,剑指“老赖”,保障执行。
“我院从今年起全面推行集约化查控,执行指挥中心专门指派2名干警负责‘总对总’网络查控。”区法院负责人介绍,通过此举,对已清理出的未实际执行案件再次查询,新收案件全部查询,确保被执行人银行存款信息查无遗漏。同时强化与其他部门的执行联动机制,由区工商局牵头,联合公安、法院、工商、银行、环保等30余个部门共同组建璧山区企业信用建设网,多部门实现失信企业信息共享,大大提高了被执行人财产信息查控效率。“我院还与区公安局签署了《关于建立执行联动机制的会议纪要》,就公安机关协助法院查询被执行人下落、车辆信息及协助拘留相关事宜达成共识。”该负责人说。
“喂,璧山法院吗?我想去外地办点事,航空公司说我在法院有案子没了结,被限制坐飞机。我现在就把钱打过来,赶快把我的限制给去掉嘛。”近日,一个电话打进区法院执行指挥中心,被执行人受该院采取的各类限制措施所困,被迫来履行相应的给付义务。“我们每天都会接到好几通此类电话,这是我院采取强制措施,全面限制‘老赖’生活空间取得的良好成效。”法院执行指挥中心负责人说。
区法院通过采取多种强制措施,将惩治“老赖”与保障民生相结合、强制执行与法制宣传相结合,维护了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记者 张啸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