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超市内“盗骗”行为应如何定性
2018-07-24
来源:璧山报

案情简介

  近日,某派出所接到辖区某超市值班经理报警:有人在超市盗窃商品,盗窃嫌疑人拿着商品离开收银台时被当场发现。经查,胡某在超市购物区内,将价值71元的熨衣板条形码剪下,使用透明胶带将71元的条形码贴在价值262.1元的熨衣板上面,然后拿着实际价值262.1元的熨衣板到收银台付了71元钱之后,离开收银台时被超市值班经理等人拦住。

  意见分歧

  对于该案的定性,办案民警存在两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胡某的行为是盗窃行为,胡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调换标签的方式,以支付较少价钱的方式将财物带出超市,改变了物品占有状态,构成盗窃行为。

  第二种意见认为胡某的行为是诈骗行为,诈骗行为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公私财物。胡某通过虚构事实(更换标签的方式),骗取超市财物,构成诈骗行为。

  法理评析

  由于盗窃和诈骗行为在主观上都是故意,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所侵犯客体都是财产所有权,所以需要从客观方面来区分二者。

  盗窃行为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他人占有的财物。盗窃行为是一个排除他人对财物的占有,建立新的占有关系的过程。诈骗行为的客观方面表现为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被害人财物的行为,诈骗构成要件为:行为人实施诈骗行为——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或第三人取得财产——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害。胡某通过调换标签的方式,让收银员产生该熨衣板价值71元的错误认识,从而基于该错误认识将价值262.1元的熨衣板卖给了胡某,超市遭受了财产损失。胡某的行为满足诈骗的客观要件,应定性为诈骗行为。

  (区委法建办供稿)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0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