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匡仲全一家的温情合照(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家庭】
大兴镇万民村匡仲全
【家风家训】
“爱岗敬业、甘于奉献。”
【家风故事】
7月26日傍晚,在大兴镇万民村,夕阳的余晖洒在山坡上。吃过晚饭后,70岁的匡仲全拿着锄头来到路边,弯着腰将被风吹倒的树苗进行重新栽种。
“老匡,你又在管‘闲事’了。”路过村民见到这一情景,打趣地说道。匡仲全摆摆手说:“村里的事没‘闲事’。”
本该是颐养天年的岁数,但生性“倔强”的匡仲全却不愿意闲下来。1999年,匡仲全因待人和善、工作能力强被村民选为队长。二十多年来,他总是身体力行,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万民村3组约有200多户村民住在山腰间,每逢出山或到镇上赶场,都要经过一条宽0.3米、长1公里的羊肠小道。“以前下雨天走这段路,脚都要陷进去。”“踩不稳,摔倒是常事。”谈起这条路,村民们都连连摇头。
为了方便群众出行,匡仲全决定,无论如何也要为大家修路。
听说父亲要修路,在重庆主城做生意的3个儿子很是支持,大伙凑了20万元帮助父亲完成心愿。
铲沙石、填路坑、挖边沟……每天早上6点钟,匡仲全就带着乡亲们在施工现场忙活开来。
但要扩出一条新路谈何容易!匡仲全为了修通这条路,他不仅拿出了全部“家当”,还将自家土地置换了出来。“有几家村民不愿拿出土地修路,我就去和他们讲道理,并承诺拿出自家土地去置换他们被占用的田土。”
两年来,匡仲全每天都起早贪黑带领乡亲们修路。如今,毛坯路终于成形,与村级公路连接到一起,村民们出行方便多了。
匡仲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岗敬业、甘于奉献,赢得了群众的称赞和信任,同时他也用“身教”的方式给孩子们树立了一个最好的榜样。
“父亲常说,要舍得奉献。”这是父亲常常叮嘱他们的话,也成了儿子们做事的标尺。邻居哪家有矛盾、企业员工哪家有困难需要帮助······儿子们总是第一时间站出来调解帮助。
“我们一定会把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好家风继续传承下去。”大儿子匡永华说道。(记者 孙茜 实习记者 黄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