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一大早,七塘镇喜观村村民吴登红便拿出扫帚,打扫家门口的树叶,垃圾就倒在院子边的垃圾桶里,每天会有保洁员来清理。
“平时在我家房子周围是看不到垃圾的,哪怕是树叶都很少。”吴登红说,自己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扫房前屋后的卫生,常年的坚持,使屋外的水泥地面整洁如新。“我们村的其他人家也是如此,爱护环境成了大家的共识。”
“这些都是村民自治的成果。”喜观村村主任向林斌道出了全村院落干净整洁的秘密。
向林斌介绍,2013年以前,喜观村里垃圾随处可见,家禽散养。村民居住的环境很脏乱,但大家都习以为常。
“近些年,全区开展村镇环境整治、行政村连片环境整治、生态创建等,附近有些村的环境慢慢变好,我们村支两委一班人也坐不住了。”向林斌说,前几年村里引进了昆虫王国,由企业出资对周边农户的院坝进行了硬化,修建了污水处理系统。镇里还为村里安置了垃圾桶、配置了保洁员。硬件有了,改善村民观念,一起加入环保队伍迫在眉睫。
于是,村干部向村民发出倡议,希望大家垃圾入箱、清洁庭院、圈养家禽、爱护道路等,让全村村民自扫门前雪,积极主动参与卫生管理,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自古以来鸡就是要在坝儿跑的”“我的房前屋后堆放柴禾没影响到别人”……倡议一发出,就遭到一些村民的反对。
“既然有人不愿意,那我们就要起带头示范作用。”向林斌说,村干部们分组包干,带领党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等每天帮助村民打扫院落、捡拾垃圾,为村民做思想工作等。
在这过程中,镇政府也加大宣传力度,工作人员入户进行宣传,还为村里增设了垃圾箱。
看到村里的环境一天天变整洁、变漂亮,村民们改变了态度。“干净的环境确实让人身心舒畅,这样好的环境我还能多活些年头。”今年76岁的村民向太发表态,“我家的垃圾不会乱堆放了,家禽也不散养了,还要号召全家人一起爱护环境卫生。”
慢慢地,村民们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强了,垃圾乱扔的现象也少了。向林斌认为有了成效就要趁热打铁,得想个实招让村民们都恪守环保规章制度。
经过村支两委商议,准备从“村规民约”这个切入口着手。“原来的村规民约对环境保护这块写得很笼统,没有一点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向林斌修改村规民约的想法一提出,就得到村干部和村民的认同。经村委会一班人反复讨论修改、明确通过,新的村规民约于去年底“上墙”了。
村民乱丢垃圾罚款20至30元、庭院不卫生罚款10至20元、排水沟有垃圾罚款20至40元……“条条款款列得清楚明白,但是村委会一分钱都没有收到过。” 向林斌调侃说,“现在大家都有爱护环境的意识了,不但不会乱丢垃圾,看到地上有垃圾还会主动捡起来。”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喜观村越来越美丽,还被评为市级卫生村。
“我们还要教育孩子,让他们从小养成环保的意识,让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一直保持下去。”吴登红说。
(记者 陈富春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