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光银推母亲出门散心
【家庭】
广普镇普兴社区徐光银家庭
【家风家训】
孝道为先
【家风故事】
9月4日早上6时,如往日一样,62岁的徐光银推开89岁母亲的房门,开始了一天的忙碌,穿衣梳头、洗衣做饭、喂饭喂药、端屎端尿、换洗衣物,这就是徐光银夫妇每天要为母亲做的事。
2001年,徐光银的母亲由于年纪大了、大脑机能衰退,患上脑萎缩,生活无法自理。后又因不小心摔了一跤,腿脚不便,再加上早年的心脏病缠身,常年卧病在床,只能靠轮椅出行,一刻都离不了人。有人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而徐光银却悉心照顾老母亲11年。
“由于家中兄弟都住在乡下,姐妹又远嫁外地,考虑到方便母亲就医,2007年便将父母接到自己身边。”徐光银告诉记者,以前上班不方便,就请了保姆一起照顾母亲,去年徐光银夫妇都退休了,就全心全意地照顾母亲。
在徐光银家中,记者看到屋内干净整洁,桌上一排排的药瓶都贴着标签,老母亲更是收拾得干净清爽。
“母亲现在智力衰退,常常大小便弄在身上,口水不自觉便会流下来。”为了让母亲睡得舒服,徐光银夫妇不厌其烦地为老人更换尿湿的裤子,给老人翻身擦洗,防止生褥疮;为了让母亲穿得干爽,徐光银准备了多套衣服和被褥,便于拆洗更换……
从母亲病倒以后,徐光银夫妇就很少休息,每日三餐,需要一口一口地喂,一顿饭差不多要喂半个小时,等老人吃饱、躺下来休息后,两人才开始吃饭。而为了给母亲解闷,夫妇俩闲暇时便用轮椅推着母亲上街或到广场散心。晚上,两人还要轮流起来为母亲翻身,抱她上厕所,一个晚上至少要起来四五次,天天如此。
尽管如此细心的照料,徐光银母亲身体机能却随着年纪增大日益衰退,去年11月、12月两次因心力衰竭住进医院。出院后,徐光银夫妇更是一刻不敢放松,每天给母亲精心准备营养餐,经常给母亲进行按摩促进身体血液循环,时刻守候在母亲身边。
“我们作为儿女,累点没关系,只希望母亲健康长寿。”徐光银说。
百善孝为先,徐光银夫妇十一年如一日照顾患病母亲的事迹感动邻里,附近居民提起他们都竖起大拇指,一致称赞夫妻俩孝顺,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记者 尹秀秀/文 陈富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