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优秀个体工商户龙大江:传播味道更传承文化
2018-09-28
来源:璧山报


来凤鱼第十一代非遗技艺传承人龙大江 (资料图片)

璧山区大江龙餐饮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届中国烹饪金匠、中国烹饪大师、璧山英才……在龙大江的诸多头衔中,他最看重的还是“来凤鱼第十一代非遗技艺传承人”这一称号。

  从1997年首家大江龙酒楼创办至今,龙大江的直营店目前已经发展到了11家。2015年,大江龙来凤鱼技艺被列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再次让来凤鱼这条“小小的鱼”名声大振,也让非遗传承人龙大江在发展中更加注重对来凤鱼技艺的保护、传承和创新。

  随着来凤鱼贴上“非遗”的标签,每年慕名来学艺的有400多人,而培训第一课一定是从璧山文化、大江龙文化开始讲起。“我希望他们能先体味来凤鱼中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了解其中的博大精深,明白来凤鱼不是一道菜,而是一个菜系。”龙大江说,仅仅有菜不会传得久远,只有融入故事和文化才能历久弥新。

  对于前来学艺的学员,龙大江不仅不收“学费”,还会倾囊相授,因为他希望传统来凤鱼技艺能后继有人,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才是对来凤鱼、对璧山文化最好的推广和传承。

  在传播味道的同时,龙大江还注重传统文化的多元体现。2016年11月,公司成立了来凤鱼文化技艺研发团队,致力于文化的挖掘、技艺的开拓和创新,其潜心设计制作的独具特色的书签、来凤鱼底料等深受顾客喜爱。即将推出的“鱼兔和璧”伴手礼也是取“和美璧山”之意,是将味道与文化相结合的又一创新,因为龙大江相信,只有更多的文化得以挖掘、讲述,才能有更好的传承。

  在龙大江心中,技艺与文化相得益彰,是他一直努力的方向。2017年开张的大江龙最大旗舰店——鱼工坊就是秉承龙大江这一理念的地方,这里不仅是来凤鱼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基地,是传统文化输出地,还是来凤鱼技艺传授基地。

  “申遗成功后,我就在构思打造一个有品质、有品位,又能体现大江龙品牌的旗舰店。”龙大江介绍说。鱼工坊不仅融入了来凤鱼文化长廊、名人轶事、龙王雕像、鱼文化书吧沙龙和诸多立体鱼装饰符号等文化元素,更有旧时来凤古驿实景画卷,处处彰显着鲜活、厚重的来凤鱼文化。

  如今,来璧山旅游的外地游客都会慕名前去品尝,体验百年技艺,感受深厚文化,来凤鱼也成为代表璧山味道的一张名片。

  “一时美味,百年传承,千载品牌,万世良心。”这是龙大江一直坚持的理念,留住一个味道,便是留住一座城市的历史,留住一段文化的根。他说,自己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让来凤鱼技艺传承得更地道,让大江龙能够延续下去,成为百年老店,真正让非遗文化流传久远。

  (记者 黄瑞)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0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