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家庭聚会周周开 孝亲敬老代代传
2018-11-02
来源:璧山报

【家庭】

  璧城街道来龙村毛发清家庭

  【家风家训】

  百善孝为先

  【家风故事】

  10月28日一大早,璧城街道来龙村6组“毛家小院”里,77岁的毛发清和老伴陶周蓉起了个大早,从地里摘回新鲜的蔬菜,宰杀自家喂养的土鸡,为一周一次的团聚做准备。

  “爸,今天做你最喜欢吃的回锅肉。”“妈上周说想吃糍粑,我去蒸糯米饭。”毛发清的四个儿女忙里忙外,不忘做几道爸妈喜欢吃的饭菜,而毛发清则在一旁与小重孙逗趣,有说有笑,一大家人其乐融融。

  这样的家庭聚会,即使在四个儿女纷纷搬到璧山城区居住,毛家也坚持每周开一次。

  “我们不常在父母身边,所以周末都尽量回来多陪陪他们。”51岁的大女儿毛华英说,父母现在并不缺少物质上的关怀,最能表达“孝”的方式就是多陪伴。

  在毛华英的记忆中,“孝”是父亲从小教育他们的“口头禅”,也是一直耳濡目染的榜样。

  “6岁那年因为我拿了一个苹果而被爸爸责怪。”毛华英说起这件事依然记忆犹新。她说,那时婆婆生病在床,爸爸买了几个苹果去看望,在物质匮乏的70年代,水果很少见,婆婆心疼年幼的毛华英,便拿了一个塞进她手里。

  “被爸爸发现后不仅要求物归原处,还责怪我没有孝心,说好东西应该孝敬长辈。”尽管时隔45年,但爸爸的教诲却历历在目,在她心中,也是从那时开始,有了对“孝”的理解。

  毛华英的外婆患有冠心病30多年,外公也有气管炎的老毛病,都不能过劳过累,毛发清便承担了家里所有的体力活,喂猪种菜、烧火做饭,无论什么脏活累活毛发清从无怨言,是村里人人皆知的孝顺女婿。

  “平日里,父母总会用他们的一言一行引导我们后辈继承家风家训,孝敬长辈。”毛华英说,在父母的影响下,兄弟姐妹包括孙辈都养成了孝亲敬老的习惯。 

  “我也常常对儿女们说,孝敬老人就是尊重自己,老人的今天就是你自己的明天。”毛发清说,“百善孝为先”的家风家训必须代代相传,这是传统美德,更是毛家世代做人的准则。

  (记者 黄瑞)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0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