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为矿山“疗伤” 还青山如黛
——福禄镇矿山生态修复小记
2018-11-12
来源:璧山报

“挖了一车矿,沾了一身泥,污了一条河,留下一堆渣”,这是不少人对矿山生产的印象。但记者日前在福禄镇浸河村一处矿山开垦地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道路两旁,约两米高的树木舒展开碧绿的枝条,在微风中轻柔拂动。顺着山间小道抬眼望去,整个山坡上,红的、黄的、粉的格桑花在深秋的风中摇曳着迷人的身姿。曾经因矿山开垦被“掏空”变得“伤痕累累”的山坡 ,经过精心治理后变了模样,土地平整无裂缝,如黛青山芳容重现。

“现在环境好了很多,再也不会风一吹就漫天尘土了。”村民李旗胜告诉记者,福禄一带矿山开采时间较久,经过多年的开采,很多土地失去了植被和利用价值,因而成为废弃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该镇将生态环境建设摆在首位,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推动矿山生态修复,加强矿区的生态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

“在自然条件下,矿山废弃地经过自然演替完成生态修复大约需要上百年。通过人工干预恢复矿山废弃地的生态环境显得尤为必要。”该镇相关部门负责人说。

从去年开始,该镇要求企业按照“谁开垦谁负责”的原则,加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力度。该镇采取树草结合、高低结合、大小结合、常绿与落叶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的方式,对矿山裸露部位、弃土堆放点、道路等重点区域全面植绿复绿。

以该村这处企业生产场地为例,企业一边开采,一边对已开采完的矿山进行修复。据了解,该处开垦地局部有夹石土层,岩体较为破碎。该企业通过采用机械加人工清坡等手段,尽量保持矿山路面的平整性。同时,对开采后的边坡进行修整,清除危石、降坡削坡,以消除崩塌隐患。处理好后,通过挂网喷播等生态修复手段,选择一些强抗旱植物进行复绿。如今,该处山坡重新披上了绿装,恢复了生机。

“矿山修复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危岩体崩塌和滑坡造成的地质灾害,而且还能起到涵养水源、增加生物多样性、净化环境等作用。”该负责人说,截至目前,该处矿山绿化覆盖率达到70%左右。

“矿山披上了绿衣服,周边的老百姓拍手称赞。”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福禄镇将督促辖区企业对所有已开采的矿山进行生态修复,在开采的同时继续加强生态保护,还老百姓绿水青山。(记者 孙茜)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0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