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2018年重庆市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明日开幕
学以致远 与时代一起奔跑
2018-11-15
来源:重庆日报

从2010年起,我市持续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激发了广大市民的学习热情,同时也树立了一大批“百姓学习之星”和“终身学习活动品牌”。

今年活动周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推动全民终身学习”为主题,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落实“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新要求,发动全市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全民终身学习,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营造文明、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发展。

华罗庚曾经说过,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的确如此。我们在一个个“百姓学习之星”身上看到了学习改变命运的“奇迹”和示范带动他人成长的“力量”,我们还在一个个“终身学习活动品牌”项目中看到社区教育深入人们生活肌理的幸福,触摸到社区教育的暖人温度。

在重庆,终身学习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全民学习的氛围日益浓厚。

回顾这些年来,重庆在推进全民终身学习的进程中,追逐着创新、品质、民生这几个关键词,努力让每个人都享有一生受教育的机会,建立起从市到区县、街镇、村居的社区教育网络化四级办学服务体系,引领推动各区县创新践行社区教育发展形成示范,并不断提升社区教育干部教师队伍水平。

特别是在关注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和获得感方面,我市开通了面向全体市民的免费学习平台——重庆终身教育网,自主开发出重庆特色美食、家庭教育、素质教育、家庭实用技能等1000多门微课程,深受市民喜爱。

随着学习走向深入,我市各社区教育院校还主动挖掘历史文化积淀,开发乡土特色资源,打造“一镇一品”、“一村一特”课程资源体系,突破了社区教育资源数量有限,特色不鲜明、质量不高的瓶颈。

站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重庆正在抓住机遇超前布局,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推动全民终身学习,营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环境,加快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和学习大国建设,奋力办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继续教育。

迈着不断学习成长的步伐,重庆人正在与时代一起奔跑向前。

学习之星>>>

一面拿多个国家专利 一面带上万人创作文学

“文武双全”企业家“以文化人

——2018年全国“事迹特别感人的百姓学习之星”周厚勇

来自璧山区的企业负责人周厚勇今年荣获"全国事迹特别感人的百姓学习之星”称号,全国仅有10位这样的百姓学习之星,周厚勇究竟是怎样脱颖而出的?他的感人事迹又将对社会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

助力中国防弹事业

20年获15项国家专利

白手创办公司的周厚勇在这20年来,带着团队潜心致力于中国警用装备的提升与发展,先后获得15项国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4项),并填补了两项国内空白,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成果进步奖二等奖、国家专利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多项产品先后被评为重庆市重点新产品、重庆市高新技术产品。

公司因为“盾之王”产品被授予重庆市“高新技术企业”、“重庆市军警用防护装备技术研发中心”和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由于特殊的行业使命,公司为维护社会稳定、惩治罪犯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中国安防行业享有极高的声誉和良好的口碑,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30年坚持文学创作

用文字的力量照亮人生

虽从事警用装备的开发和生产,但周厚勇却不止有“勇”。

在他身上,能文能武才是“标签”。30年来,周厚勇一面专注事业发展,一面坚持文学创作,先后写出《耕夫行呤》、《耕夫诗词手抄》、《踏莎行·散文卷》、《踏莎行·诗词卷》等多部文学专著,作品还入选《中国散文大系》、《重庆市新时期文艺名家作选》等国内外多种选本。

他还曾获首届四川散文奖、《重庆文学》年度奖、全国第四届冰心散文奖等,被评为“第五届重庆市十佳读书人”,获得过“全国孝亲敬老之星”称号。

文字的力量照亮了人生之路,让周厚勇更坚定地前行着。

身兼数职为居民引路

传递爱心弘扬正能量

周厚勇既是企业老总,也是作者,同时还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副秘书长、重庆市诗词学会副会长、重庆市诗词研究院成员、重庆市璧山区作家协会主席、重庆市璧山区诗词学会会长。

身兼数职的他始终坚持做好一件事情,那就是终身学习并传递正能量。

多年来他坚持赞助贫困学生,多次为灾区捐款。同时他还坚持以文化人,不仅带着近百名员工考取学历证书,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街道社区公益活动,培训社区人员达5万人,其中有100多人先后获得璧山文学类大赛奖项。

他是员工心目中的好老板,也是居民心中的好教师。在他身上,传递爱心弘扬正能量的品质熠熠夺目。

赵焕鼎 带着古埙进社区 古风古韵焕新机

赵焕鼎致力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古埙的学习与传承,在自己刻苦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公益宣传推广活动,带动影响周边的人一起学习,让古韵重返民间,服务于大众,成为重庆古埙传承推广领军人物。

多年来他建立了古埙教学点12个,培训辅导学员上千人,不仅组建了我市首个以古埙为主要乐器的古埙文化民间交流社团,还成立了“金秋雅韵”古埙艺术中心,其编排的文艺节目多次参加文艺演出活动,受到听众一至好评。

卢玲 用学习坚守梦想 幸福或许就能逆袭

患有先天性双腿瘫痪的卢玲从小失去行走的自由和上学的机会,面对生活的不幸和挫折,她没有放弃心中的梦想,而是克服重重困难自学完成小学到大学的课程,在电台和杂志发表多篇文字作品,征文也多次获奖,并在人民出版社出版长篇自传体励志小说《当幸福逆袭》,还多次应邀走进学校演讲传递正能量。

她教会了很多人如何在逆境中成长,教会很多人如何在不幸与挫折中变得更加坚强勇敢,如何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侯雪源 身残志坚学化妆 把美根植心坎上

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侯雪源成为三级肢残,但他没有一蹶不振,反而踏上学习化妆造型之路。勤奋如他,常常为了掌握一个细微的化妆技术而反复操练上千次。正是这种孜孜不倦的学习劲头,让侯雪源成长为行业翘楚。

投桃报李的侯雪源为了帮助更多残疾人学习化妆技术,于2011年在沙坪坝区成立了雪源工作室,对残疾人学员免收学费。7年来该工作室培养学生3000多名,这些残疾人学员的就业率达到了90%以上,更重要的是重拾了生活的信心,懂得去发现美、创造美。

数据>>>

我市共有社区学院19所、社区学校560所、成人学校940所。

近3年来,全市各渠道共投入成人教育与培训经费16.54亿元,其中社区教育经费超过5000万元。

我市建有国家社区教育示范(实验)区5个,市级示范(实验)区13个,国家开放大学社区教育实验中心3个,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道26个。

我市已有6人被评为“全国事迹最感人的百姓学习之星”,20人被评为全国“百姓学习之星”,29人被评为市级“百姓学习之星”。全国特别受百姓喜爱的终身学习活动品牌1个,全国终身学习活动品牌23个,重庆市终身学习活动品牌18个。

近3年来,全市各渠道共投入我市全面终身学习活动覆盖面达到80%以上,参与人数突破900万人次,我市多次获得国家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优秀协调组织奖及特殊贡献奖。入成人教育与培训经费16.54亿元,其中社区教育经费超过5000万元。

终身学习活动品牌>>>

沙坪坝区松柏课堂:

让老年人在新时代发光发热

2001年,沙坪坝区覃家岗街道新立社区的松柏课堂刚刚成立,彼时还是一棵小幼苗,如今已成长为大树结出累累硕果。18年来,专门为丰富老人精神生活的松柏课堂一共开了2100多节课,让10万多名老年人受益。

松柏课堂的学员们喜欢养身、美食、声乐、栽培等,为了更好满足他们的兴趣,松柏课堂邀请了很多行业的专家教授前来上课,目前已有300多名讲师进入了松柏课堂教师资源库中,其中不乏高级职称和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老师。

多年来的学习熏陶下,松柏课堂形成了讲师与学员互助学习的浓厚氛围,不仅收获了知识与技能,还建立了牢固的友谊。在松柏课堂上,学习是充满乐趣的。诸如迎春游园会、猜灯谜、象棋邀请赛等活动丰富了课堂的趣味性,同时松柏课堂还开设了一系列环保手工课程,教学员们利用废旧物品巧做手工更懂环保。

学习让新立社区老年人的生活和精神得到了丰富,这些新时代的老人们积极发挥余热,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通过社区暑期课堂、“四点半”课堂、“大手拉小手”互助活动等传播知识和文明,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

渝中区市民大讲堂:

公益讲堂送到家门口

“渝中市民大讲堂”是由渝中区社区教育学院主办的公益性知识讲座,从2012年举办至今,坚持每个月2次送教进社区,成为流动在11个街道、77个社区的公益讲堂。举办以来,共送教进社区200余场,受众超过5万人次。

一直以来“渝中市民大讲堂”非常注重讲座内容,把公民素质、科学文化、生活休闲、职业发展、智慧生活等各领域纳入讲堂中。“学员想学什么,我们就送什么去”,每年初渝中区社区教育学院会多方征求意见并开展调研,再拟定送课菜单向社区发布。

去年,“渝中市民大讲堂”的触角还延伸至青少年,为他们在寒暑假期间送上“魔术与生活”、“传统面塑”、“趣味剪纸”等课程。同时该讲堂还不断创新形式,今年开辟了直播间,定期开设网络直播课,居民利用手机、平板或PC电脑进行远程同步学习,还可以随时点播课堂实录。

创新不止于此。该社区学院还与高校合作,订制了系列高端课程,全年以“和谐家庭建设”为主线,邀请知名专家走进讲堂,传授家庭相处之道,进一步提升“渝中市民大讲堂”的品质和社会效应。

江津区清源诗苑:

用传统文化诠释生命诗意

江津区是诗词之乡,历史上司马光、陈独秀、郭沫若等多达400余位诗词作家提笔作诗赞美江津,其中不少诗人提到了江津区石蟆镇,以石蟆风物为意向创作诗歌,至今在清源宫仍保留着不少名家的作品。

在这样的氛围下,石蟆人也喜欢读诗、写诗、吟诗,小到黄发垂髫,大到耄耋老人,都对诗词有浓厚兴趣。

借力浓厚的传统文化,近年来石蟆镇社区教育学校设立了诗词学会“清源诗苑”,吸纳诗词创作者和爱好者加入诗词学会,开展诗词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活动,让诗词得到广泛普及,诗词学会的会员更是遍布各行各业。

以创办的《清源诗刊》为载体,该社区教育学校还多次举办创作、展示、学习、吟诗会等活动。极富特色的是,诗词创作活动还与社会生产得到了结合,学员们多次到农家乐、生产基地等地方采风,歌颂出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情怀,还歌颂出了江津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清源诗苑里,学员们不断提高创作水平,让传统文化的影响辐射更广的同时,通过他们送文化、送温暖让2万人直接受惠于清源诗苑,诠释出了更美的生命诗意。

看点>>>

2018年百姓学习之星和终身学习活动品牌一览

▶全国事迹特别感人的百姓学习之星 周厚勇

▶全国百姓学习之星 赵焕鼎、卢玲、侯雪源

▶全国终身学习活动品牌

沙坪坝区——“新立社区松柏课堂”

渝中区——“渝中市民大讲堂”

江津区——“清源诗苑”

巴南区——“丰盛镇百姓茶堂”

南岸区——“国学礼仪沁童心”

沙坪坝区——“红岩文化大学堂”

九龙坡区——“白市驿川剧传承”

▶重庆市百姓学习之星

周鸣鸣、孙义洪、吴应恒、甘明宇、侯宗坚

▶重庆市终身学习活动品牌

璧山区——“七塘小学农技小博士”

九龙坡区——“渝州影院”

 九龙坡区——“老杨群工五彩课堂”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0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