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武术加入“大课间”
11月23日,东关小学操场格外热闹,孩子们装扮成“小土著”,边跳边用非洲鼓拍打出欢快的节奏;几名“摇滚小王子”手脚并用敲打架子鼓,在激昂的音乐中释放活力;一群足球小将,几招漂亮的颠球和运球过人尽显高超球技……
这是我区生长课堂现场交流会的特色课程展示环节,全区264名小学音乐、体育老师现场感受了东关小学学生们的精彩表现,多才多艺的孩子们引得大家拍手称赞。
“今天展示的只是我校‘尚美课程’其中的一个点,我们还有管乐、书法、趣味童声合唱、绘画、手工折纸、口风琴等40余门美育拓展课程。”东关小学负责人热情地向各校老师介绍,并带领大家来到正在上课的管乐班。同学们年纪不大,但摆弄起这些大个头的管乐器,却有模有样,他们认真听着老师对每一段乐谱的讲解,手、嘴并用,奏出动听的乐章。
“别看他们年纪小,获得的荣誉可不少,他们在近几年市、区级的各种管乐比赛中获得金奖和一等奖共5次,学校在今年7月也因此被评为重庆市管乐特色艺术学校和全国美育示范学校。”该负责人自豪地说道。
9点40分,一阵清脆的下课铃声把大家从优美的音乐中拉回来,只见同学们放下乐器,有序地向操场跑去,一场别开生面的“大课间”拉开序幕。
除了常规的课间操外,东关小学的“大课间”还加入了柔力球、武术、自由活动等独具特色的“自选动作”,顿时让课间40分钟变得趣味无穷。
无论是特色课程展示还是充满活力的“大课间”,同学们的脸上始终充满着自信,而自信的密码就隐藏在该校生长课程里。
2016年,伴随着我区课程改革的东风,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东关小学创新推出“礼乐课堂”三大课程体系,包括知书课程、达理课程、尚美课程,而尚美课程则侧重于学生“审美情趣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每个孩子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1-2门特色课程,通过每周四、周五下午选课走班的形式为孩子搭建适宜个性发展的平台,也让孩子们找到自己的兴趣,从而收获快乐,展示自己,变得更加阳光自信。”该负责人说,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生命个体,学校不仅要给孩子们传授课本知识,重要的是提升孩子们的艺术修养和人文气质,让他们找到生活的乐趣,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在“生长”的过程中散发独有的光芒。
(记者 黄瑞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