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失独者说,中国的老百姓活的就是孩子,没有孩子,就什么都没有了。当他们年老体衰,需要孩子照顾时,却孤立无助。这些父母将何处安放后半生?
据统计,我区共有计划生育特殊家庭924户,1419人。如何让这些特殊家庭感受到温暖?近年来,区计划生育协会积极探索出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项目运作”的计生特殊家庭社会保障机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给你一个温暖的家
“老石,新家还住得惯不?”11月21日,区计划生育协会工作人员金鑫提着几件厚厚的棉服,来到大兴镇长隆村失独老人石华家中。
石华,1983年肢体残疾,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更加不幸的是,2000年,儿子离世,妻子一夜消失,这让生活本就困难的他更是雪上加霜,石华伤心欲绝。走访中,工作人员发现老人的房屋破烂不堪,随时都有垮塌的危险。
区计划生育协会立即与镇、村相关负责人协调,将石华的旧房纳入D级危房改造,还四处奔走为其新房选址。考虑到石华经济困难,没有资金布置新家,该协会又联系到了人保财险璧山支公司的志愿者,想方设法帮助解决。每逢过年过节,他们都会带上慰问金、慰问品前往看望慰问,了解他的生活情况和身体状况等,让老人倍感温暖。
近年来,该协会充分发挥外界力量,鼓励党员、团员、志愿者等社会力量与计生特殊困难家庭建立帮扶关系,实现慰问常态化。
真诚以待解开心结
“谢谢你们,不但让我走出了心灵的困境,还给我找到了工作。”隔三差五,张春芳都会来到区计划生育协会坐坐,和工作人员聊聊家常。
今年42岁的张春芳,家住璧城街道瀚恩·北城丽景,2015年丈夫、儿子相继因车祸离世。张春芳之前在一家工厂打工,失去家人后,工作也辞去了,整日窝在家中郁郁寡欢。
在一次特殊家庭信息采集工作中,区计划生育协会工作人员注意到了张春芳的情况,立即联系到了社区干部,请来一名心理咨询师,到张春芳家中对其进行开导。三天两头,工作人员都会来看望张春芳。渐渐地,她终于走出了人生的低谷。
考虑到张春芳还年轻,在征得其同意后,该协会还为她对接区就业局开展的家政技能培训。结业后,又为她联系上了当地一家正规的家政服务公司,成为一名正式员工。
“现在有了门手艺,不但能养活自己,生活也丰富多彩了。” 张春芳说。
近几年,区计划生育协会通过开通“失独家庭心理热线”,提供一对一关怀扶助、亲情陪伴、心理辅导等方式,协助近千名失独人群走出困境,重拾生活的信心与勇气。(注:文中失独家庭人物均为化名)
(记者 孙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