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又见水清岸绿好风景
——广普镇治理水环境工作纪略
2019-01-07
来源:璧山报

0abf2694f853493e82e7c110cf36c058.jpg

治理后的璧南河广普流域水清岸绿

隆冬时节,走进璧南河广普镇流域,洁净如镜的水面映入眼帘,姿态优美的白鹭轻轻掠过水面,荡起阵阵涟漪。 “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用这样的诗句形容今天的璧南河广普镇流域一点也不为过。

  然而,就在一年前,这里的河流等水体却是另一番模样,氮磷含量超标,淤泥蓄积,水体黑臭。

  近年来,广普镇多举措治理璧南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从源头上解决水污染问题,让水清、岸绿的美景得以重现。

  冬水田整治 源头治水

  “整治冬水田,不仅从源头上解决璧南河污染问题,还能让田蓄上水,变杂草为肥料,减少害虫,一举多得。”日前,白鹤村村民杨家明望着成片的冬水田高兴地说,通过整治,来年种植水稻能少用化肥、农药,降低了种植成本,减少了面源污染。

  据广普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广普镇辖区内璧南河段约8.5公里,以往每年1到9月,农民收完稻谷后,留在田里的谷桩、稻草等在地表腐烂后,经雨水冲刷,直接流进璧南河,使河水氮磷含量超标,破坏水生态环境。

  为解决这个问题,该镇对辖区内璧南河沿岸500米,一级支流300米范围内的436.4亩冬水田实施蓄水,由镇政府统一安排大型耕田机,对农田进行15公分深耕,村民再自行筑田坎蓄水。通过生态拦截方式,将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消纳吸收,有效改善流入河水水质。

  “如今,杂草变成了肥料,河水不再发黑发臭。”杨家明表示,冬水田蓄水保水,不仅增加土壤肥力,还解决了来年春天用水之需。

  养鱼池治理 净化水源

  “精养鱼池整治后,河流终于没怪味了。”近日,正在河边散步的柏杨村村民魏泽勇告诉记者,过去,璧南河干支流及水库周边水产养殖规模较大,由于长期投喂饲料,养殖废水流入璧南河,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水质很差。

  为彻底改善水生态环境,广普镇落实责任人,着手进行整治,对璧南河干支流及水库周边500米范围内精养鱼池的管理用房等养殖设施进行拆除,并通过复垦、转产、栽种水生植物等方式,彻底改善水质。

  另外,该镇还取消辖区内所有水库、山坪塘对外承包养鱼,并拆除管理房、投饵机、增氧机等养殖设施,通过清塘、消毒和投放净化水质的鱼类、种植水生植物的方式改善水质。

  据了解,经过达标整治,目前该镇辖区内8座水库、275口山坪塘、92口养鱼池水体主要指标均达到地表水Ⅳ类水质标准。

  河道内清淤 改善水质

  1月3日,在定林河河道内,几名工人拿着铁铲等工具在清理杂草、淤泥和垃圾。

  “定林河作为璧南河的支流,处于尾端位置,长年累月的淤泥、垃圾积累,极大地影响了河道的干净与整洁,弱化了河道的蓄水能力。”广普镇相关负责人说,要彻底解决河流污染问题,河道的清淤疏浚必不可少。

  该镇通过对定林河河道内的水葫芦、水白菜、白色垃圾等进行全面彻底清理,砍伐清理河两岸的竹木等倒伏物,将3个堰口全部打开放水,将蓄积淤泥进行清理后消毒,对河道进行晾干曝晒,现在这一段变得水清河净了。

  “河道改造后,我们还对3个拦河堰口进行改造,安装翻板闸门,启闭灵活,可根据季节、水量等进行蓄水放水。”该负责人说,这样不但可“美化”河道环境、清洁水质,还防止了淤泥的过度堆积,增强了蓄水与防洪排涝能力。 

  (记者 尹秀秀 文/图)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0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