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三合镇:守好青山绿水 换来真金白银
2019-02-25
来源:璧山报

90652ba673b7462093c8f5e36cabb7ea.jpg

“这个春节过得特别开心,不但杀了大肥猪过年,家里还换了一台55寸的大彩电!”2月20日,三合镇石龙桥村64岁村民张清芳和邻居摆谈起这个春节的事,高兴得合不拢嘴。

  “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多亏了镇上引进的玫瑰园基地。”张清芳笑着说,“不仅流转土地,能收入租金,我和老伴还能在地里打工挣钱。”

  2016年,三合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14382元,去年该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8049元。这个璧南的偏远小镇,如何在短短的两年内让村民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

  “近年来我镇引来众多企业,村民们不仅能坐收租金,还能在基地打工挣钱,这才能像张清芳一样过上好日子。”三合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该镇基础设施落后,环境不好,企业不愿意来投资落户。年轻的村民只得外出谋生,上了年纪的就守着几分薄田过日子。

  三合镇境内有云雾山,有3.98公里的梅江河,还有万余亩生态茶园,且没有工业企业,生态环境良好。为破除发展瓶颈,近年来,三合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打好生态牌。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去年底,高山村建好投用的粮邓路,给周围3个村村民的出行带来便利。曾经2米多宽的泥结石机耕路,变成5米宽的水泥路,改变了村民过去出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状况。

  硬件设施建设是打造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近年来,三合镇硬化农村公路近100公里,修建生产生活便道近70公里。同时对场镇污水处理站进行扩容升级,改造场镇二三级管网,对二郎村、天星村进行国土整治,维修维护市政设施,安装太阳能路灯,修建生态停车场和体育公园等,一系列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变了全镇的面貌。

  加强环境卫生治理

  2月20日,在梅江河三合段的河道上,清漂工正在对水面垃圾、枯叶残枝、水葫芦等漂浮物进行清理。

  如今,清理辖区梅江河漂浮物已形成了长效机制,通过常态化开展水体环境整治,河畅、水清、岸美的水生态环境逐步显现。

  打好生态牌加强环境卫生治理不容忽视。近年来,三合镇不仅全面实行河长制、塘长制,整治水库2座、山坪塘159口、养鱼池155口,建成水生植物基地,管护好辖区水生态环境,还增设垃圾箱、垃圾桶,聘请专职保洁员、专业的环卫公司,对全镇的生活垃圾进行清运处理和日常保洁。推进“一带一路”美化,公路两旁栽植美人蕉、三角梅、凤尾竹、斑竹等植物,全村环境面貌得到极大改观。

  通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今三合镇7个村全部创建为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二郎村成功申报国家级绿色村庄,三合镇创建国家级卫生镇已通过初检。

  环境变美了,基础设施完善了,加上九永高速的贯通,凸显了区位优势,三合镇成功吸引了二郎岗生态农业田园综合体项目、南月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130余家农业企业前来投资建设,让3000余村民能就近打工挣钱。

  三合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镇将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对村容、镇容环境进行再升级,推进农业与观光旅游融合发展,打造精品乡村游、周末游,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陈富春 文/图)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0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