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市工作人员在『孤儿区』分类整理商品
超市里商品种类繁多,可以随意选购,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近日,记者走访我区部分超市发现,市民的种种不文明购物行为,让这种“方便”变成了“随便”。
在大润发超市,食品、百货、生鲜……各类商品按照不同的区域摆放得整齐有序。不过在商品货架上不时能发现一些不属于此区域的商品,比如散装食品区出现了一包蔬菜,日用百货区放着几包零食等。
“有些顾客改变主意不想要最初拿的商品,一般就会随手放到货架上,只有少数人会放回原处。因此,我们各个区域的工作人员平均每2小时就要检查货架,发现‘弃货’后放到‘孤儿区’,再由专人将商品进行分类整理。”大润发超市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在超市还看到,在散装食品区,一位顾客带着孩子频频试吃坚果、鱼片等,却并没有购买;几位年轻的顾客正在挑选车厘子,称完后觉得价格有点高,就随手放在了货架上。
“遇到试吃的情况,我们只能口头制止,如果是哈密瓜、菠萝蜜这类已经进行了二次加工的水果被遗弃,就不能销售了。”一位工作人员说,还有部分市民喜欢“精挑细选”,比如仔姜、白菜这类,会把外面一层的菜叶剥掉或将仔姜去头去尾,只拿走自己满意的部分。
“尤其是速冻食品或者新鲜的海鲜被随意遗弃,就比较麻烦。”大润发超市相关负责人说,在节假日期间客流量比较大的时候,汤圆、饺子、鲜活鱼、虾等“弃货”一旦没有及时发现,质量就可能受到影响,甚至无法再销售。
为了减少损失,避免浪费,针对排骨、鸡肉类等需进行二次加工的商品,大润发超市实行先付费后加工,但收效并不理想,甚至有部分顾客不理解。
其实,个别人的不文明购物行为也引起不少市民的反感。“我经常看到有些人在买米或买菜时扯很多塑料袋,大袋套小袋,里面再装几个袋,感觉是来超市占小便宜的。”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
针对不文明购物现象,超市方表示,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效果甚微。有序而文明的购物环境要靠每个人来自觉维护,希望广大市民在购物时多一些理性,多一些文明,为自己和他人都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做文明的消费者。
(记者 黄瑞/文 见习记者 马惠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