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厕所革命”向农村延伸
——我区农村卫生改厕工作小记
2019-03-18
来源:璧山报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从前,一个土坑、两块砖、臭气熏天蚊蝇成群是人们对农村厕所的印象,如今,这样的简陋旱厕在农村正逐渐成为过去。

  2018年起,我区集中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四类对象危房和非四类对象危房实施改厕,并引导农村新建房屋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厕所这项与农民最关切的“小事”被纳入我区人居环境整治和改善民生的实事之列,一年来,我区累计实施户厕改造6300户,有序推进了“厕所革命”向乡村延伸。

  广泛宣传 重“建”也重“护”

  “你们看,我家厕所改造后没有了异味,干净又整洁。”大兴镇长隆村3组村民孙辉龙就是率先申请进行厕所改造的“积极户”,他切身感受到改厕的好处,也义务当起了“宣传员”,向村民们宣传改厕的好处。 

  从实施农村卫生改厕工作起,区、镇街、村居三级结合“爱国卫生月”“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日”等宣教活动,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把群众看得懂、听得明白的改厕知识普及到每村每社每户,加大群众对卫生改厕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我们督促镇街、村居在验收每一户化粪池时,务必同群众讲明、讲透维护管理的重要性,切实改变重建设、轻管理的现状。”区爱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农村改厕重“建”也要重“护”,关键要从观念上引导人们改变不良卫生习惯。

  加强指导 规范改厕标准

  “改造这个厕所,街道和村里的干部没少往我家跑,全程都在指导监督,我们省心也放心。”近日,来凤街道登凤村村民王波对前来验收的工作人员说道。

  改厕工作从设计到施工再到验收,区卫生健康委、区住房城乡建委、各镇街层层把关,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分别组建调研组和督导组,适时开展调研督导,驻村干部时常到现场进行指导,一系列强有力的督导确保了改厕的质量和标准。

  “我们对厕所改造的选址和施工都做了清晰、易懂的细化,让基层干部和普通民工能够看得懂、照着做。”区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充分发挥改厕工作的技术指导作用,帮助基层及时发现问题、整改问题,让民生工程真正做到质量过硬、百姓放心。

  资金保障 把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农村改厕虽然是几平方米的小工程,但涉及的却是百姓切身利益,民生无小事。

  为此,我区从全区重大民生专项资金中安排1748万余元,按照“四类对象C级危房1200元、四类对象D级危房1500元、非四类对象危房1000元”的标准,对农村危房改厕予以补助,将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璧城、丁家、大路、大兴等镇街还通过多方筹资,另行补助改厕农户每户200至500元不等的补助资金。”区爱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区、镇街两级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了农户改厕的积极性,农村改厕这一民生实事也得以快速实施。

  据悉,2018年至2020年,我区将用三年时间,完成2.14万户农村户厕改造,真正实现“建一厕、洁一户、美一村”的美好生活愿景。(记者 黄瑞)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0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