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鱼菜共生促生态 四季循环无缝隙
低温季节鱼菜共生净水模式试验成功
2019-04-25
来源:璧山报

44006bf2726a4197bb7b0522047bcfdc.jpg

工作人员查看植物长势

池塘里,微风吹起阵阵涟漪,漂浮在水面上的一块块架子上,鱼腥草、瓢儿白舒展着茂密的枝叶……这是4月18日,记者在健龙镇鱼菜共生试验基地内看到的场景,这样的美景跨越了冬春。

  “瞧,这是它的根系。” 区养殖业技术服务中心水产科负责人罗强随机从水里捞出一盆鱼腥草,白花花的根系从盆底伸展出来。“植物的根系就是最好的净化器,一方面植物通过吸收水中多余的氮、磷等营养元素促进生长,不需要施用任何化肥、农药等,在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还降解了水中的氨氮、磷等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东西,达到净化水质、改善水质的目的。”

  去年,我区开展水库山坪塘养鱼池水质达标整治工作,尝试通过鱼菜共生的方式,改善养鱼塘水质。但在探索过程中,却有一个问题未能解决,“原来,池塘种植的水上植物以空心菜、水稻为主,但是这两种植物不耐霜冻,到了冬季养不活,冬季成了池塘水质净化的空窗期。”罗强说。

  为保证池塘净水效果的持续性,使水质保持长期稳定,健龙镇鱼菜共生试验基地从去年10月开始进行低温季节鱼菜共生净水模式试验,最终选定了根系发达、耐寒、又对氨氮等有机物吸收量大的蔬菜品种——鱼腥草和瓢儿白。

  经过半年的试验,如今鱼腥草和瓢儿白都成功越过了冬季,存活了下来,长势良好。

  罗强告诉记者,下一步,区养殖业技术服务中心将在池塘试验种植更多耐寒的植物,同时,逐步推广“鱼菜共生”这项技术,改善水质环境,共建美丽乡村。

(记者 孙茜 文/图)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0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