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美的“南丁格尔”

陈飞为患者盖被子

朱莉查看病人病情

王安琴核实输液袋情况

梁梅正操作眼动治疗仪为患者诊断病情
记者 王锋 文/图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大部分时间留给了病患,他们每天都要同病魔打交道,他们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卫生事业,他们是生命和健康的守护者,他们被大家亲切地称作“白衣天使”。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这是为纪念南丁格尔为护理事业做出的贡献而设立的节日,旨在激励广大护士继承和发扬护理事业的光荣传统。
今年是第108个国际护士节,日前,本报记者走进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区心理康复中心等多个科室,近距离感受了“白衣天使”坚守护卫生命,真情呵护病患的风采。
区人民医院 陈飞
“我是护士中的铁汉”
在大家传统印象中,护士这一职业,通常都由年轻、细心的女性担当。近年来,随着医护服务的发展和需求,越来越多的男护士出现在“白衣天使”的队伍之中,陈飞便是其中的一位。
大学毕业后,陈飞来到区人民医院工作,并成为了ICU(重症医学科)的一名护士,这一干便是14年。
“工作初期,不少病人都误以为我是医生,不相信自己是护士。”陈飞告诉记者,当时还有女性病人质疑他的专业水平,拒绝他为其打针。如何化解尴尬,是陈飞当时最头痛的事情。而他也在实际工作中,逐渐摸索到诀窍——用专业化和优质化的护理打动病人。
随着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以及男护士体力和抗压能力的优势凸显,再加上自己热情的服务和细致的工作,病患的怀疑逐渐转为认可,陈飞成为了区人民医院小有名气的男护士。
谈及自己日常的工作,陈飞告诉记者,在相对封闭的重症监护室内,入住着重症胰腺炎、脓毒性休克等患者,他们分秒之间都可能有生命危险。所以,他们上班期间精神高度集中,密切观察着病人病情,一旦发现新情况,及时报告,以便妥善处理。
作为ICU的“男子汉”,抢救病人时,陈飞总是跑在最前面。胸外心脏按压这种体力活,他也总是抢着去做。调试设备、为患者翻身排痰、协助外出检查,这是他的强项。“在这里,我是护士中的铁汉,要带头把重担扛在肩上。”陈飞说,自己也是科室公认的“暖男”,在使用每项仪器设备前,他总要一一检查,并为患者调适到最舒适的状态,细心的工作赢得了同事和病人的称赞。2017年,陈飞 更因工作出色,荣获“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
“我从不后悔选择护士这一行业,并愿意终身践行南丁格尔誓言!”陈飞坚定地表示。
区中医院 朱莉
“和病患一同喜怒哀乐”
“这是我们肿瘤科研制的特色贴敷,具有活血化瘀和散结的功效。”5月8日,区中医院门诊四楼配药室内,在弥漫着浓浓中药味的空气之中,护士长朱莉一边制作药膏,一边向记者介绍着自己的工作情况。
“1998年,从卫校毕业后,我便一直从事护士这一职业。”朱莉告诉记者,作为一名资深肿瘤科的护士,每天都与“病魔”打着交道,分享着病人的喜怒哀乐。
肿瘤科护士的职责有很多,其中之一,便是帮助病人进行静脉化疗。通常化疗后,病人会出现恶心、呕吐、掉发等症状,这是他们最难熬的时期。作为全国中医特色肿瘤专科医院,该院肿瘤科利用中医疗法,减轻患者痛苦。朱莉上班期间,总会多次走进配药室,巡查中医药物的准备情况,确保每位患者能够及时得到中医治疗。
此外,凭借多年的护士经验,朱莉早已摸清部分患者的心理特征,善用不同的方式安慰患者。在她的病人中,曾有一名16岁的花季少女,因“白血病”入院治疗,几次化疗后,头发掉光了,女孩子闷闷不乐,开始拒绝治疗。“头发掉了还会长出来的。你看,戴上我们的护士帽,你比我们还要漂亮。”朱莉说,通过这些宽慰的话,让患者的内心感受到医务人员的关怀。
每天早上6点不到,朱莉便起床,将自己一岁多的孩子先送到外婆家,等到夜深人静,她再接孩子回家。“我承认,我不是一个‘称职’的妈妈。”朱莉告诉记者,既然选择了护士这一行业,就要把自己本职工作做好,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用最优质的服务为病人解除疾苦,渡过难关。
区妇幼保健院 王安琴
“用精湛的技术为患儿服务”
“小朋友,勇敢一点儿。”5月8日,在区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部穿刺室内,护士长王安琴正在为一名6个月的患儿打针。在用温柔话语安抚孩子的同时,王安琴仔细看了看孩子的额头,找准静脉血管,熟练地将留置针顺利扎进了患儿纤细的血管。
“我现在负责住院患儿的护理安全,这里收住的患儿年龄在1个月—5岁以内。”王安琴告诉记者,患儿较小不能确切表达自己的病情变化,无法理解护士的意思,而且好动易哭,大大增加了工作的难度。此外,幼儿的血管很细,静脉输液扎针较困难。因而,要想做好这份工作,既要会哄孩子,更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实操本领。
“为患儿治病的时候,不少家属都在现场,焦灼且无比担忧。好几双眼睛盯着你,你的内心要足够强大。”王安琴说,一针扎不上,孩子会变本加厉哭闹,家长也会跟着着急。遇到不理解的家长,会先听他们发完牢骚,再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从事20余年儿科护理的王安琴,如今已是该院儿科住院部护士中专业技术本领较好的一位。无论是为患儿打针、输液、排痰,还是雾化,她都能很好的完成。有护士遇到找不到患儿血管的情况,她总是首当其冲,揽下重任。
在平时工作中,她还言传身教,将多年工作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新入行的护士们,在提升儿科护士整体专业水平的同时,进一步保障患儿的健康和平安。
“护理人员的工作繁杂而艰辛,但当孩子康复出院时,我们会感到无比欣慰,从而忘掉自己的辛苦。”她说,作为一名护士,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用优质的服务和精湛的技术守护好每一位孩子的健康。
区心理康复中心 梁梅
“真诚对待每一位患者”
“爷爷,你看我给你带来了什么东西?”5月6日,记者在区心理康复中心见到梁梅时,她正将一碗热腾腾的米线端到一名60多岁的患者手上。
病人接过碗,脸上露出了笑容,“护士长,你最漂亮了。”
2009年以来,梁梅就一直在区心理康复中心工作。10年的时间,梁梅始终如一,用心呵护着每一位患者。
“不少人对精神病患者缺乏了解,对他们存在着偏见,其实他们也是弱势群体,比其他普通病人更需要陪护。” 梁梅告诉记者,在与不少病人接触中,她发现这群人或多或少都有着不幸的过去,再加上没有家属的陪伴,因此缺乏安全感,猜疑心和戒备心往往会比普通人更重,这给治疗带来了不小挑战。
在梁梅看来,真诚的关爱是治疗的最佳良药。擅长心理治疗的梁梅,总是耐心地倾听患者的心声,通过沟通交流,打开他们的心结,逐渐降低患者的防备心。
“精神病复发率较高,不少患者不得不反复住院,这也导致不少患者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退化。”梁梅告诉记者,平日的工作中,她特别留意患者所需,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帮助他们。她亲自为患者整理被褥、刮胡子、剪指甲……细心地照顾着每一位病患的日常生活起居。同时,梁梅还常常自掏腰包,为患者购买院内没有的东西,比如一碗热腾腾的豆浆,一包香脆可口的小吃,一件崭新的衣服等,虽然价格不高,却拉近了同患者的距离,也赢得病患的信赖。
在治疗过程中,病人突发疾病,打骂医护人员的情况时有发生。梁梅被打了多少次,被骂了多少次,她自己都记不清了。“我不怪他们,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梁梅告诉记者,只有足够的耐心和关爱才能收获信任,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