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农家院里的艺术展——七塘艺术试验田村落创作营活动见闻 
2019-06-12
来源:璧山报

33783c7dabf94adb8f3091d07b4e9d46.jpg16dff8122f2e4504803efb63a508e9ce.jpg

你见过竹制的马蜂窝倒挂屋檐吗?见过鸡鸭鹅住在宽敞且充满艺术气息的竹制城堡里吗?见过撮箕、簸箕等生活生产用品变成墙上的装饰品吗?

5月30日,在七塘镇陈家湾院落,该镇与四川美术学院联合举办的七塘艺术试验田2019村落创作营活动正在进行中,记者见识了这些令人称赞的艺术品。

一走进陈家湾院落,沿着地上的丝丝蓝线往里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件《000》作品。据四川美术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此作品是学生利用当地的泡菜坛子和特殊的孔洞以及竹子结合而成,有着顺风顺水寓意。

再往前行,用一棵柑橘树围起来的竹制“别墅”吸引了众人的眼球,大圆顶、拱门、观景台等,这件名为《鹅房宫》的艺术品是鹅的住所,看了不禁让人感叹,住在里面的鹅是多么幸福。

鹅有“别墅”,鸭也有“城堡”。在荷塘边,用竹子编制出的属于鸭的“城堡”,犹如一道进出荷塘的关卡,为鸭子普通的觅食增添了许多趣味。

竹制神鸟瑞兽,具有艺术感的簸箕、撮箕,添加了艺术元素的废弃陶罐……经过艺术家们天马行空的构思和当地手艺人的巧手制作,变成一件件极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艺术品。

“看中七塘镇的生态环境和文化底蕴,所以与七塘镇联合举办了艺术试验田2019村落创作营活动。”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焦兴涛介绍,来自全国的30多名艺术家与四川美术学院的多名学生一起,以艺术介入再造的方式,结合人居环境、村落文化、日常物件就地取材,与当地手艺人一起合作,经过两个多月的创作,完成了38件艺术品,摆放于陈家湾院落,让平淡幽静的村庄赋予浓浓的艺术气息,增添生活趣味,助力乡村振兴。

在与艺术家们的合作中,受艺术的熏陶,传统手艺人也变身艺术家,设计并制造出艺术品。

《马儿就是马儿噻》,这个作品就出自于手艺人向立年之手。

今年67岁的向立年是七塘镇四合村人,从小跟着父亲学习编竹席、竹篮、背篼等生活用品,虽然竹编手艺一流,但对设计创作却一窍不通。

“在与大学生接触的两个月中,开始只是听他们讲我要做些什么,看多了他们的作品,听多了他们的想法,渐渐地我发现自己也有了一些想法,所以花了一周时间,创作出了这件《马儿就是马儿噻》的作品,并被摆放于院子显眼位置。”向立年笑着说,原来艺术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遥远,不经意间自己也可以创造出艺术品。

向立年说,以后还可以在这些竹制品上多动动脑筋,手艺加上设计,就能编出商品,出售后还可以增加收入。

七塘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这场艺术介入乡村的活动,不仅让手艺人重拾丢失多年的技艺,实现增收致富,而且为下一步七塘实现乡村文旅融合提供了条件。(记者 陈富春 文/图)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0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