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巫清函在指导学生练习书法
在河边小学有这样一位老师,他称得上是一位书写从娃娃抓起的实践者,他潜心致力于书法创作和乡村教育,20多个寒来暑往,醉心于书法教学的普及与推广,在平凡的岗位上挥毫泼墨,用一笔一画、一俯一仰传承书法技艺。他就是现任区书法家协会秘书长、河边小学书法研究中心主任巫清函。
今年48岁的巫清函,从1992年开始自己的教师生涯以来,一直奋斗在三尺讲台上。他是书法的痴迷爱好者,“时时刻刻生活在书法的海洋里。”巫清函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生活。
“第六届全国中小学教师书法作品展二等奖”“重庆市群众书法大赛获奖(最高奖)”“重庆市19届中小学师生书法绘画艺术大赛教师组一等奖”……一摞摞书法奖状和作品堆满了半个屋子,巫清函也成为众多书法爱好者仰慕的人。
书法教育肩负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也是展现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但现实中,毛笔离青少年越来越远,书法国粹传承困境重重。2005年,巫清函连夜构想了一份申报书法教育实验的建议书,经学校采纳后,书法课被写入了课程表。
起初,巫清函一个人教授十几个班的书法课,任重而道远,熬夜加班是常事。后来他发现河边小学对书法感兴趣的老师不少,于是经常写作品送给同事,鼓励他们拿起毛笔,还手把手带“徒弟”,吸引了学校一批青年教师加入书法教学。2014年,他一手组建并担任主任的河边小学书法研究中心成立,中心现有重庆市书法家协会会员6名,璧山区书法家协会会员18名,该中心还荣获了“重庆市最美教师团队”称号。
不仅如此,经巫清函指导的学生在“中日青少年书法竞赛”“全国少儿书画现场大赛”等国家级比赛中屡屡获奖。学生参加书法比赛,区级入展获奖261人次,省级入展获奖146人次,国家级入展获奖6人次。
今年刚刚考上四川美术学院书法专业的姜露莲就是巫清函的得意门生之一。“这小姑娘有天赋,但差点恒心。”回忆起这位学生,巫清函笑意满满。有段时间,姜露莲老是缺席练习,“练习书法太枯燥了,字写得再好,又有什么用?”孩子抱怨书法没有乐趣,巫清函没有责备,反倒想了个方法,在课上开始更多地讲授一些古代书法大家的故事,引发大家对书法历史的兴趣。同时,精心布置练习室,挂上学生优秀的作品,让孩子们去感受氛围,沉浸在毛笔字的宁静中,享受书法带来的陶冶和享受。
区里开展现场演绎书法活动,巫清函也会鼓励姜露莲参加,并陪着她练习。活动当天,姜露莲用拖把作笔,在十米长的白布上,尽情书写,漂亮的书法技惊四座,赢得众多掌声。
同时,巫清函历时一年开发完成了《曹全碑》隶书校本课程,参加编写了西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生书法》教材。他所执教的书法课在重庆市教科院举办的“卓越课堂”赛课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用汗水和青春浇灌教育,用忠诚和奉献传承书法,“我热爱这份事业,能将书法传承下去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做自己喜欢的事,再苦再累也幸福!”巫清函说。
(记者 马惠心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