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马路低头族,别让玩手机变“玩命”
2019-08-12
来源:璧山报

曾经有一个网络段子,“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这虽是一句戏谑之语,却道出了很多人对手机的依赖。

如今,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手机成为了我们的随身携带物品,走路时刷朋友圈、等车时刷微博、开车时发微信、坐车时玩游戏看电影……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空闲时间,人们的视线就会被手机吸引。更有数据显示,平均每个人每6分钟就要看一下手机,若是一天不带手机,便会浑身不自在。

随之,这也催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马路低头族”,并日渐成为了道路安全的“移动杀手”,不仅害己,还极易造成公共安全事故。

人们对“酒驾”“超速”等交通隐患大多有清醒的认识,甚至对开车看手机都有相应法规处罚,但是对骑车、走路的“马路低头族”对交通安全的危害却重视不够。

那究竟如何让“马路低头族”抬头?既要靠引导,更要靠约束。

首先,应加大相关宣传,引导人们认识到“马路低头族”的危险性,提升自我约束能力,改掉“低头”的坏习惯。其次,通过外物提醒等方式,让人们在“低头”的过程中注意到交通信号,以提高安全性。如上海首条会发光人行道在外滩投入使用,发光地砖让人们低着头也能注意到信号灯。 最重要的是,还应该用法规红线做那条“悬梁”的辫子,让“低头”有痛感。如温州今年出台的《温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就对过马路低头行为做出了规定,对“马路低头族”开具罚单,亦或者是设置“电子警察”人脸识别,拍下无视过往机动车的低头族,并将违法图像放在显示屏上滚动播出。

处罚治标未必能治本。作为行人,我们更应提高自身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交通秩序,抬头注意路况,拒当“马路低头族”,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尹秀秀)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0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