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孝红与学生互动

张小梅在课堂上

何开荣和同事一起商讨教学工作

骆静带领孩子们唱歌

古凤为孩子们授课

石维东在维护教学设备

卢祖容和学生一起讨论

甘遐书为孩子们辅导功课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角色,他们守着三尺讲台,用言语传授知识,用手中的粉笔辛勤书写,培育莘莘学子。
9月9日,在全国第35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区举行教师节庆祝大会,对108名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育德标兵、最美乡村教师、课改先锋进行了表彰。他们都有哪些“看家本领”?今日本版刊登其中8名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先进事迹,献礼教师节,展教师风采!
特殊教育学校 罗孝红:
做教育教学的实干者
罗孝红于1998年参加工作,是区特殊教育学校数学老师、班主任,也是一名高级教师。对于特殊教育来说,一年级入学压力大,教育教学相对困难,可罗孝红不怕辛苦,申请连续三年任一年级班主任。想到特殊孩子不能入幼儿园,导致后续教学困难,有着近10年幼儿园园长工作经历的罗孝红主动请缨,申请尝试办特教幼儿园,为残疾幼儿提供学前教育和康复训练、心理咨询等,帮助家长树立教育意识、增强陪伴孩子成长的信心。在她用心的教育辅导下,她的学生参加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巴风渝韵》获器乐类一等奖,还有学生通过出色的表演和惊人的潜能敲开了国家残疾人艺术团大门,成为艺术团团员。教书育人20年来,她怀揣教育初心,以教育教学实干者的精神践行使命担当。
御湖小学 张小梅:
用阅读点亮生活
张小梅是御湖小学校副校长,学校党支部阅读先锋,区党代表。2016年7月,张小梅作为御湖小学的筹建负责人之一,她和开创者们在传承中创新,让教育既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又面向世界和未来,培养会学习、懂生活、能担当的中华少年。2017年9月开学,张小梅把“共读大桌”从小家搬到了学校这个大家,创建教师、学生、家长的阅读共同体。如今,素养阅读已成为御湖小学的一道亮丽风景线。阅读也成为御湖小学师生的一种生活方式。为全面贯彻全国、全市教育大会精神,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体系,张小梅致力于用阅读点亮生活,还带领御湖小学志愿者将学校阅读品牌课程送入来凤、青杠、大路等社区儿童之家,每月定时到璧泉街道大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上公益课,用阅读滋养心灵,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来凤小学 何开荣:
做基层教育的有心人
今年44岁的何开荣,2016年起担任来凤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她深知一所学校,根在制度,好在文化。为此,学校紧紧抓住“制度治校”这个牛鼻子,在绩效考核“校本化”、制度推行“权威化”、制度共建“自觉化”、考核结果“透明化”四方面破旧立新。同时,紧紧抓住“课程改革”引擎,教师在课程实施“校本化”、教学方法“有效化”、校本课程“创新化”、校本研修“务实化”四方面精准发力。在她的带领下,学校教学质量连续两年蝉联同类第一,2019年学校机器人项目实现零的突破,获得重庆市冠军;学校连续两年被评为区“中华魂优秀组织单位”“优秀单位”“重庆市文明单位”;2019年被评为“区党建示范点”“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实验小学 骆静:
把最适合的教育带给孩子们
骆静在实验小学任教至今已20年,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她爱岗敬业,勤奋努力,时时刻刻以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骆静深深体会到,在当今科研兴教,呼唤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的新形势下,一名教师必须是不竭之泉。于是,她坚持学习,潜心钻研教材,反复研讨新课标,大量订阅教学刊物,坚持业务自学,广泛汲取营养,及时进行反思,转变教育观念,捕捉新的教学信息,勇于探索教育规律,大胆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在实验小学召开的三届年会中,担任体艺工作坊带头人,和艺体老师们一起将实验小学的体艺教育特色展示得淋漓尽致。作为一名平凡的音乐老师,骆静将把最适合的教育带给孩子们,和团队的老师们一起进步,团结协作,让实验小学的音乐团队成为该校音乐教育的品牌。
健龙小学 古凤:
教育的追梦者 收获梦想力量
“工作就要做实做细,教育就要根植于爱。”这就是现任教于健龙小学校古凤老师的座右铭。从教29年来,她一直扎根于边远的农村学校。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她采取学生自主管理的模式,班级里的孩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学生在参与班级管理中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农村孩子普遍缺乏自信,古老师采取“赏识”教育培养每个孩子的自信心,日复一日,孩子们变得自信了、阳光了。古老师还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历练意志,培养兴趣,提升能力。 她的班级被评为区级“最美班级”“雷锋式班级”,她所带的学生被评为市区级“最美读书娃” “学雷锋优秀志愿者”,多人在征文、手抄报和演讲比赛中获得市区级奖励。“我将带着梦想,一路奔跑、一路收获满满的教育力量。”古凤坚定地说。
大兴小学 石维东:
以“螺丝钉”精神服务师生
石维东现任大兴小学总务主任,工会主席,支部组织委员,他立足本职岗位,以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为宗旨,做到随叫随到,毫无怨言。无论是老师在使用班班通设备中遇到电路不通、屏幕无法打开、电脑死机、音响没有声音等问题,还是办公桌坏了、饮水机不出水等,事无巨细,石维东都是老师们第一个想到的人,而且他总是在第一时间帮助解决。后勤工作纷繁复杂,需要足够的耐心、细心以及强烈的责任心。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石维东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正是有了这些付出,在每一次的干部测评中,石维东的得分总是名列前茅,口碑也很好,面对大家的一致好评,他总是谦虚地说:“在学校的工作中我只是一颗‘螺丝钉’,为大家服务,只要大家满意,我就高兴。”
来凤中学 卢祖容:
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卢祖容是来凤中学的语文老师,担任班主任、初中语文教研组长、教导处干事。她在立德树人的道路上锐意进取,砥砺前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获得重庆市骨干教师,重庆市“优秀班主任”,璧山区教育系统“课改先锋”“三八红旗手”“最美书香教师”等称号。并先后获得重庆市第五、六两届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一等奖,重庆市第五届语文优质课竞赛一等奖,重庆市第三届“好老师”演讲比赛一等奖。她是青年教师的引路人,带领着学校初中语文组的教师抱团成长,对于青年教师,她更是毫无保留地引领帮助,在她的指导下,有两名青年教师获得璧山区优质课竞赛第一名。卢祖容是乡村教育的助力者,她心怀“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信念,多次深入偏远的乡村学校,指导乡村教师教学教研,用过硬的专业能力引领乡村教师专业成长,共同助力乡村教育的振兴。
正则中学 甘遐书:
投身教育改革 勇于探索创新
甘遐书,现任正则中学语文老师。她怀一颗谦卑之心,以情驭文,在语文教学中用美好创造美好,与学生相融相长。
在教学中,她追随课改的脚步,创新语文教学之路。在课堂上,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展示,还学生课堂的天空,养成了学生思考的习惯,由她撰写的课改实践教育故事《涅槃,雏凤飞翔》在第十五届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征文大赛活动中荣获二等奖。由她教学的一师一课《让作文的语言亮起来》获得了市级一等奖。她在教学中还善于利用时间短、内容精、设计新的微课,诠释一个较难理解的知识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先后带领学生参加市、区的微课比赛,获得了市级二等奖、区级一等奖的好成绩.(记者 曾清龙 陈富春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