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用坚守和担当诠释爱的真谛——记重庆市文明家庭邓义彬家庭
2019-10-23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778743f87f75413d8c05a52eebe10ec3.jpg

邓义彬和张昌其 

邓义彬和张昌其都是普通家庭中最平凡的子女,却因教师这一不平凡的事业而走到了一起。在婚后的岁月中,两人用平实而坚定的爱撑起了和谐而温馨的家庭。多年来,虽然每日在家中相聚时间不长,但他们夫妻恩爱,关爱老人,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着爱的真谛,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2019年8月,邓义彬家庭获评为重庆市文明家庭。

邓义彬是石院小学的一名教师,妻子张昌其在区实验小学的教师岗位上挥洒着汗水与热情。从教二十多年来,两人因工作地点不同,所以每天见面的时间少之又少。

“妻子曾经算过一笔账,算起来我们每天能够在一起的交流时间只有2小时。”邓义彬告诉记者,在2007年时,虽然他和妻子同在石院小学工作,但实际上每天两人独处的时间只有早中晚饭点时的零碎时间。

“那时虽然我在执教,但也同时分管着行政工作。”邓义彬说,“学生们晚自习结束后,我要亲眼确认他们全部离校,离校后还要到镇上巡查,以防学生在街上逗留,回到家里往往都是凌晨1点钟了。” 

2013年,张昌其的婆婆突发疾病入院治疗,那一年,儿子邓宇潇已离开正兴镇到璧山中学读初中。因老人突发疾病,张昌其的母亲不得不前往陪同和照顾,而在此之前,儿子一直都是交由张昌其母亲在进行监护。

之后的某一天,张昌其接到邓宇潇班主任的电话,班主任告诉她,儿子写了一篇包含真情实意的作文,文中满是对父母的想念之情,儿子在上台朗诵这篇文章时,竟是哽咽到无法读完。听完班主任的讲述,张昌其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为了多一点时间陪伴儿子,照顾老人,在邓义彬的全力支持下,张昌其通过考试调到璧山城区教书。

“在我的印象中,父母既是一对恩爱有加的夫妻,也是爱岗敬业的楷模,与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的浓厚亲情,也一直是我成长当中的主旋律。”儿子邓宇潇表示。

如今邓义彬和妻子在不同的地方工作,见面时间再度缩减,“有时候忙起来,一天见面的时间不到1个小时。”邓义彬笑着告诉记者,虽然如此,但也要坚持言行雅正,潜心教书育人。

“只有把‘德’教育好了,才有资格理解别的教育。”这是邓义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夫妻俩教育孩子所恪守的信条。

多年以来,邓义彬与张昌其爱岗敬业,比翼齐飞,教学成绩名列前茅。两人都是区级骨干教师,多次被评为镇、区级优秀教师、先进教师、优秀班主任。邓义彬还获得了“优秀党员”“先进党员示范岗”“最美乡村教师”等称号。

在大家庭里,夫妻俩忠诚恩爱、包容接纳、责任共担,在妻子生病期间,丈夫尽心照顾;当家中老人患肝硬化时,夫妻俩四处求医问药,全力救治;夫妻热心帮助他人,对待邻里亲如家人。

因为邓义彬夫妻俩的坚守和担当,这个家庭更加坚固,亲情更加温暖。两人在生活中相伴相携、相濡以沫,见证了彼此的忠诚和珍惜,收获了一生一世的守望。

(记者 朱泓月 文/图)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0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