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勤学”家风代代传——记“十佳最美家庭”甘祥华家庭
2019-12-16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324cf2badff54b2e93dae560e842bddc.jpg

工作岗位上的甘祥华

在璧泉街道,有一户“九口之家”的大家庭,主人甘祥华是我区医疗保障局的一名职工。为了能让兄弟姐妹们的子女都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他先后帮助大家庭中的5名子女考入大学,接受良好的教育。

上世纪70年代,甘祥华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家庭,家中有两个哥哥、一个妹妹。在那个年代,经济拮据的家庭大多拿不出钱来让所有孩子都接受教育,甘祥华家也是如此,只能供一个孩子读大学。此时,两个哥哥主动把继续读书的机会留给了甘祥华。甘祥华也不负众望顺利考上了大学,攻读医学本科。

“我十分感激兄弟姐妹那个年代为我所作出的牺牲,一直都想要报答他们。”读完大学后的甘祥华深刻地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为了女儿的学业,他和妻子放弃了经营得十分红火的生意,找了一份离家近的工作,就近照顾女儿的生活和学业,夫妻俩还将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延伸到了兄弟姐妹的子女身上。

甘祥华的哥哥和妹妹长年在四川、云南、湖南等地打工、做生意,子女的日常学习教育和生活都无法照顾。为了侄儿侄女的健康成长,夫妻俩主动提出让6位侄儿侄女来自己家中长期居住,并负责他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甘祥华家里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家里孩子多了以后,每逢期中期末开家长会时,我和妻子才明白了什么叫分身乏术。”甘祥华笑着表示。夫妻俩对侄儿侄女视如己出,和自己的女儿同吃、同住、同学习,家里俨然变成了一座“迷你学校”。

2015年,甘祥华家里的“儿女们”顺利升入了高中,大部分都考入了主城区,开始了住读的生活。一天半夜,甘祥华接到一个侄儿的班主任的电话,班主任老师反映其侄儿白天上课走神,成绩急速下滑,希望甘祥华能到学校了解情况。侄儿正值高三,如果在这个时候掉链子,会毁了他的一生。放下电话后,甘祥华火急火燎深夜驱车前往主城区,面对不懂事的侄儿,甘祥华像亲生父母一般声泪俱下地教育,让他明白学习的重要性。之后,甘祥华基本上每周都要到侄儿的学校里了解情况,帮助侄儿树立面对高考的信心。

就这样,经过甘祥华苦口婆心的教导,侄儿最终以581分考入了新疆医科大学,自己的女儿也顺利考入中国政法大学,其他3位侄女也成功考取大学本科。

甘祥华夫妇十分重视家中子女的品行培养。夫妇俩经常为群众、邻居义务开展健康咨询。一家人还多次一起到孤儿院为孩子们送食物和衣服,女儿在夫妻俩的言传身教下,大学期间多次下乡支教,并主动参加北京世博园2019年志愿服务。更值得庆贺的是,女儿还成为今年国庆大阅兵学生方队中的一员。

“当年兄弟姐妹们牺牲自己的学业换来我读大学的机会,这份恩情是我绝不能忘记的。”甘祥华充满感激地说。

(记者 朱泓月 文/图)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0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