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忧居”变“优居” 共圆安居梦
——我区基本实现农村危房动态“清零”
2020-01-03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坡屋顶、小青瓦、白屋脊、灰粉墙……去年12月16日,在大兴镇万民村,看着自家80平方米的小楼,脱贫户黎永堂的心情正如这初冬暖阳,明媚且温暖。

去年6月,黎永堂搬进了新房,其大门上悬挂着喜气洋洋的红花,门上一幅对联特别抢眼,内容是:新居壮丽春风入座 门前大道通富裕路,横批:党心爱民。

“这幅对联可不只是装饰,而是我的心里话。”黎永堂说。

搬家之前,黎永堂一家5口挤住在上世纪所建的土石房里,安全隐患严重。“碰上刮风下雨天,屋里屋外就没有多大区别,平时还要时刻提防瓦片砸头,一家人晚上都不敢安心入睡。”黎永堂回忆说,家里没钱拆建翻新,再危险的房子也只能凑合着住。

这时候,危房改造政策的春风吹进了黎永堂家。“我家被评定为D级危房户,没多久工作人员就上门为我讲解了危房改造补助发放相关政策,还帮我填报相关申请资料。考虑到我的情况,他们又在后续审批、公示阶段中开辟绿色通道,让我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申请补助流程。”黎永堂说,老房子拆除后,3个月就完成了重建,去年6月装修好后全家就搬进了新房。

“以前房子破,没个家样,现在好了,房子向阳又紧靠公路,出行方便得很,我们一家人都十分满意。”黎永堂笑呵呵地说。

从破旧的土石“危房”到砖混结构的“安居”,从冷冷清清的“忧居”到其乐融融的“优居”,在我区,像黎永堂一样解决了住房困境的群众还有很多。

去年以来,为全面夯实“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中的住房保障基础,我区紧紧围绕全区脱贫攻坚工作目标,从困难群众住房安全着手,全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工作,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作为全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职能部门,区住房城乡建委全面组织镇街开展辖区农房鉴定工作,通过区住房城乡建委、镇街村(社区)相关工作人员、专业鉴定机构三级协同配合,完成了全区10214户农村三类重点对象住房安全鉴定,发现危房1822户,理清了全区危房底数。此外,区住房城乡建委还聘请软件公司建成了我区危房信息管理云数据平台,完成了农村三类重点对象所有住房和一般农户经鉴定为危房的住房安全等级挂牌。

同时,在危改审批中,各级各部门严格执行“农户申请、村居评议、镇街审核、部门确认、建委汇总”程序,实行留痕管理,保障了危改对象精准,确保危改资金用到实处。

“在改造中,针对农户无能力、无意愿自行委托施工单位的情况,我区所在村(社区)还向农户推荐多家愿意垫资为其进行危改的建筑工匠或建筑施工企业,供农户自行选择,有效减少了群众垫资负担。”区住房城乡建委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在施工中,区住房城乡建委还对农村建筑工匠开展技术培训,逐户逐项开展现场质量安全巡查,并联合区人大、区政协、区府办、区农业农村委、区民政局、区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对改造情况进行逐户走访,聘请专业机构对改造后的房屋进行安全认定,确保贫困群众住得舒心、住得放心。

据了解,截至目前,我区已完成1280户农村三类重点人员危房改造,投入资金4035.1万元,基本实现了农村危房动态“清零”。对放弃改造的群众,落实长期稳定安全住房,确保了贫困群众住房保障全覆盖。

(记者 马惠心)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0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