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心怀希望过新年 ——脱贫户的新年打算
2020-01-31
来源: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的收官年,在收官年的关键阶段,剩下的小部分贫困人口能不能顺利脱贫?那些刚刚脱贫的群众过得怎么样?近日,记者走访了我区4位脱贫户,听听他们如何谋划新年新打算。

发展休闲农业

走上致富路子

大扫除、贴春联、放鞭炮、团年饭……春节期间,记者走进来凤街道鹿河村6组脱贫户曾维宽家中,感受到一股浓浓的年味儿,一家人脸上洋溢着喜气洋洋的笑容,围坐在经过危房改造的新房内,剥着瓜子、水果,聊着家长里短。

曾维宽2016年因病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帮扶单位的支持和帮助下,凭借自己的辛勤付出,发展鸡、鹅和小龙虾养殖,日子渐渐有了起色,并在2017年顺利实现“脱贫摘帽”。

“家里的负担逐渐减轻,还能有些存款,日子也越过越好。”说到现在的生活,曾维宽脸上立刻浮现出开心的笑容。今年,他新添置了不少家电,还购买了新桌椅。挣了钱,新的一年,他也有了新打算。

“经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在村里环境越来越好了,我打算继续养殖土鸡、土鹅,扩大小龙虾养殖规模,并把周围环境进行改造,吸引周末度假的游客前来体验休闲农业。”曾维宽信心满满地说道。

脱贫老羊倌

有了新生活

“咩咩咩……”1月24日,大年三十,一阵阵羊儿的叫声打破了冬日的寂静,只见一位老汉拿着一根细长的竹竿,正将一群山羊往河边镇浸口村附近的山坡上赶。“每天赶出圈里,让它们多‘活动’下,肉质才更鲜美。”家住浸口村7组的刘福忠正是这群山羊的主人。

“年初卖了13只羊,前几天又陆续卖了几只,按市场行情,大山羊18元一斤,小山羊25元一斤,算下来有一万多元,现在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刘福忠一边看着羊儿悠闲地吃着草,一边向记者计算着今年卖羊的收入,开心得合不拢嘴。

刘福忠今年64岁,妻子身患疾病,两个女儿已经出嫁,一家人日子过得十分清贫,2013年,他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医疗救助、危房改造等一系列政策,让刘福忠一家生活有了基本保障。2015年,在区、镇、村三级帮扶下,刘福忠养起了山羊,生活日渐好转,顺利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收入来源相对稳定,日子越过越滋润,尝到奋斗的甜头后,刘福忠对养羊事业信心更足了。“好日子还得靠自己,下一步,我准备再买十几只山羊,扩大养殖规模。”

扩宽增收渠道

脱贫致富奔小康

“今年的大白菜个头大,肯定能卖个好价钱。”1月23日,大路街道郭家村8组村民范永荣看着大棚内自己辛勤劳动成果,高兴地告诉记者。

然而在几年前,范永荣上有卧病在床、不能自理的父亲,下有正读高中的养女,一家人不仅欠下了外债,由于缺少劳动力,生活也越发艰辛,2014年,他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在扶贫小组和产业扶持资金的帮助下,范永荣搭建起了5个钢架蔬菜大棚,种植面积3亩。同时,不同季节接茬种植大白菜、苦瓜、茄子等时令蔬菜。伴随着种植经验的提升,种植规模的扩大,范永荣收入增加,不仅还了欠款,还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去年,我将自己养殖的4头猪卖了,再算上自己销售的蔬菜,全年收入有10余万元。”范永荣说,目前,其养女在金凤一家电子厂工作,月薪3600元。

收入的增加,生活的改善,让范永荣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今年准备扩大养殖规模,再养10头猪。”范永荣高兴地说。

发展养殖学技术

勤劳实现“幸福蜕变”

1月22日,丁家街道新民村,脱贫户刘贤容正拿着一大捧草喂养大白兔。

在之前,单靠打工收入,刘贤容抚养一双儿女十分艰难。“每到开学,孩子的学费就让我愁白了头。”谈起过往,刘贤容心酸不已。2018年她被评为贫困户,在村干部的帮扶下为她申请到5000元产业资金,她利用这笔钱买来猪和兔,回家发展养殖业。

“去年猪肉价格涨了,兔子也发展到40多只,卖出去后,年底荷包终于有了余钱。” 刘贤容开心地说,2019年,在自己的努力下她光荣的脱了贫。尝到发展养殖的甜头,刘贤容也更加坚定了养殖的信心,在养殖间隙,她还种了一亩地稻子,这下子一家人的口粮和养殖饲料都解决了。

新年到了,家里儿女正忙着贴春联、挂灯笼,刘贤容拿出给孩子买的新衣服,递上新年红包,一家人欢声笑语地享受着这一个别样的春节。

“得力于教育保障,孩子上学享受补贴,大大减轻了我的负担。新的一年,我也要再加把油,跟着产业指导员学习养殖技术,扩大养殖规模,多挣点钱把房子装修漂亮一点,让家人住着更舒适些。”谈起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刘贤容心中已经谋划好未来的打算。

“妈,那我和弟弟也制定了计划,争取尽早进入班级前十名。”写完作业的小女儿说完,一家人都笑了起来。幸福的笑声飘出农家小院,飘荡在山村的夜空……

  (记者 马惠心 王锋 见习记者 杨文广 朱大亮)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0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