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要想致富,自己得动起来”
——青杠街道张悌远的脱贫故事
2020-02-10
来源:

1月27日清晨,简单吃过早餐后,家住青杠街道大森村12组的张悌远,就拿上镰刀、扛着锄头,来到自家后院,忙着剔除杂草,开垦新的荒地。

“后院的土地空着也是空着,倒不如利用起来发展点种植业,还能增加点收入。”张悌远一边指着脚下的空地,一边告诉记者。等疫情结束了,他要前往市场购买些枇杷树,扩大自己的种植面。

张悌远今年67岁,别看他现在的日子过得有模有样,几年前,他的生活却是另一番景象。张悌远的妻子患有精神疾病,孩子也有听力障碍,而他自己除了有听力障碍,还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干不了重活儿,日常医疗费用几乎花去了一家人所有的积蓄,生活变得越来越拮据。

2013年,青杠街道机关干部在走访中,得知了他们一家的情况后,不仅将张悌远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还将其房屋列为C级危房,并出资为其进行了基础修缮。

“虽然我文化不高,但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道理我还是很明白。”张悌远说,得到政府的帮助,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也让他对未来充满了希望。闲暇之余,热爱劳动的他也开始思考如何用自己的双手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了解到张悌远的脱贫意向后,青杠街道为他送去了猪仔和一些鸡苗。担心他缺少养殖技术,还专门派出农业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上门为他进行技术指导。

“闲不住”的张悌远还充分利用养殖以外的空闲时间,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打零工,既能赚点零花钱补贴家用,又能照顾自己的家人,照料自己养殖的家畜家禽。一个月下来,他打零工的收入不低于800元,繁忙的时候,收入还能达到2000余元。

“脱贫不是嘴巴简单说说就能做得到的,要想致富,就要勤快点,行动起来。”张悌远告诉记者,虽然自己年纪大了,但是却有着一颗不服输的心,只要还有力气就会继续做下去,用自己的双手“打拼”出一条致富路。

现在,张悌远家附近新开了一家苗木公司,他一有空,便过去打工,栽培、管护苗木,一天下来有70元的工资。“

去年,我把家里的猪和羊都卖了,赚了6000多元。现在儿子也在外打工,每个月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另外,我把老房子也重新粉刷了一遍,看上去像新房一样。感觉这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心。”张悌远笑呵呵地说,今年除了种植批把树,他还准备再养两头猪和一群鸡鸭,进一步发展好自己的产业,带上家人早日奔小康。

(记者 王锋)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0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