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家非深夜在卡点值守
“疫情发生后,街道党工委迅速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综合协调、工作督查、疫情防治、疫情摸排、现场处置、后勤保障、宣传工作、交通检疫、市场管理等9个专项工作组,并组建10个防疫片区临时党支部。疫情在哪里,党组织就延伸到哪里,党员就战斗在哪里。”青杠街道党工委书记张余表示。
1月26日(正月初二),青杠街道全体机关工作人员提前返岗,110名机关党员主动请缨,组成13个疫情摸排组,下沉到各网格,全覆盖登记排查重点人员,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广大党员干部的‘逆行’为辖区疫情防控赢得了宝贵时间,街道党工委迅速部署交通检查防疫、野生动物巡查排查、重点场所监管、餐饮环节防控、农贸市场、超市和活禽专卖店整治等防控措施,织密织严疫情防控保护网。”张余说。
干部不分昼夜守护群众康宁,党员亮明身份、奋战一线,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不顾安危迎“疫”而上,真正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实到岗位中。
“我先把卡点工作人员的早餐送过去,等我回来再明确上午的巡查工作。”清晨7点半,在青杠街道办事处办公楼内,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副队长罗家非一边给同事打着电话,一边将盒饭搬上车。
这辆车既是他的流动办公场所,也是他最近几天的“家”。
每天送完物资,回到办公室,安排好当天的检查工作,他便带上队里的同事,又马不停蹄地赴到集贸市场、街巷进行巡查。深夜,他还要到交通检疫站参与车辆检疫管控。从疫情防控第一天起,罗家非没有吃过一顿应时饭,没睡过一次囫囵觉,没休过一天假。
“没时间想什么苦不苦、累不累,这个时期,党员就要站得出来,挺得出来,我愿意接受最关键时期的考验。”罗家非坚定地说。
“务必以最快的速度,备足消杀及防护用品。”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这句话成为了街道疫情防控后勤保障组组长陈楠心中最坚定的承诺。
陈楠深知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她没有半分犹豫,即刻接受任务投入到疫情防护物资保障筹备工作中。在她所负责的后勤保障组,还有4名和她一起并肩作战的同事。
一大早,后勤保障组的邹燕将前一天的物资清点进行了汇报后,放下手中的表格,她转头又前往自己负责的片区进行人员摸排。一个上午,邹燕的手机就没停过。“前段时间预定物资,一天要打100来个电话,最近有了区应急局的保障后,电话少多了。”邹燕告诉记者。
刚接到筹备物资的任务时,由于街道没有足够的防控物资储备,邹燕心里急得团团转。打听到九龙坡区有一商家有存货,放下没有吃完的午餐,她二话不说直奔九龙坡区组织落实货源,深夜又忍着寒冷去重庆海关抢订口罩。在物资调配中,她还凭借自己的准确判断,成功避免了一起以次充好事件,为街道节约了上万元资金。
“你们企业复工人员的进出证明,我们正在办理。”“卡点的物资到了一批,我等会儿就送过来。” “居家隔离的居民,你们所需的生活物资,我们已经安排志愿者采买。”……2月16日,在青杠街道双路社区,社区党委书记谢联林的电话和语音接连不断的响起,桌子上变冷的盒饭还没动几口,他放下筷子,一条条回复过去。
这位“85后”社区党委书记,连日来一直奔波在辖区人员摸排、普及宣传防疫知识、劝阻人员外出的工作中,吃住在社区,10来天没有回过家。
“我和妻子都是党员,我在社区,她在医院,孩子现在交给岳母照顾,以便我俩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中。”谢联林坚定地说道。
夜晚11点,他的办公室依然亮着灯,为企业复工人员办理出入证明。凌晨3点,值守卡点突然断电,也是他第一个赶到卡点与电力部门的同志一起抢修电路。
“工作中也有担忧,心里也想家,但是我更要把手上的工作做好,等疫情过去才能更好的团圆。”谢联林说这就是他坚守的理由。
青杠街道党工委还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秩序恢复工作,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组织党员干部对返璧及本地工人开展地毯式摸排、上门宣传和登记,对纳入隔离对象的员工提供温情服务;及时开展复工复产走访验收,对即将复工复产的企业进行督查指导;协调企业统一到社区为员工办理通行证,避免人员聚集;增设企业二维码卡口,凡是进入厂区人员均需扫码,杜绝瞒报情况;逐一上门走访服务业企业并督促其严格落实承诺公示制,宁愿党员多跑路,不愿群众走一步。
(记者 马惠心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