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璧山鞋企:转产造“口罩” “危机”变“转机”
2020-04-15
来源: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着“金三银四”的鞋业销售旺季。然而在这样的逆境中,璧山有一家鞋企却独树一帜,用7天时间成功转产口罩生产,化“危机”为“转机”,顺利走上突围之路,这家企业就是奥康国际·重庆红火鸟鞋业有限公司。

担责任探索转产见成效

4月14日,记者走进红火鸟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口罩生产线上紧张劳作,车间地板和四壁均是一尘不染,与外界隔着换鞋室、更衣室等房间,确保生产环境卫生、安全。“我们本来不生产口罩,但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我们紧急加入生产口罩的行列中。”重庆红火鸟鞋业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彭益树表示,公司没有生产口罩的专业机械化设备,但有基本的缝纫设备和一批技术娴熟的工人,于是挪调了两条生产皮鞋的流水线,并对其进行了改造,用于生产口罩。

做了32年皮鞋的奥康公司,转产口罩还是头一次。在作出转产的决定后,该公司紧急采购原料,并组织员工进行专业学习。春节期间,该公司的生产车间及流水线全部改造完成,正式投入规模化生产。与此同时,在区经济信息委的积极协调下,奥康医疗物资类的生产及准入资质有关审批认证也全部完成。

“2天出决策,3天出设备,7天出产品,我们的口罩就这样争分夺秒的生产出来了。”重庆红火鸟鞋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进权说,从做出决策、采购原料、研究缝制,到最后出品,仅用了短短7天时间,这不光是我们企业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璧山区委区政府的支持,所以我们在2月23日将生产出来的首批10万个民用防护口罩捐赠至区应急局,用于璧山区疫情防控第一线,担当我们企业的社会责任。

谋创新发展道路更宽阔

转产口罩生产只是重庆红火鸟鞋业有限公司应对疫情的“权宜”之计。

“我们目前的产能是口罩和皮鞋各占半壁江山,每天可以生产口罩50万只,生产皮鞋5000多双。”据彭益树介绍,公司生产的口罩除了供给国内市场,还有一部分出口到美国、意大利等国家。而随着国内疫情的逐渐好转,皮鞋每月的销售量也能达到60%,公司已将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了底限。

彭益树表示,疫情结束后,公司的发展重心将会重新回到做大做强皮鞋产业上来。具体而言,要有针对性地开发新产品,比如止滑鞋、军鞋、运动休闲鞋等,从设计、技术上进行产品再造,用刺激消费来推动发展;要进一步拓展市场,除了巩固提升在奥康直营店的销量外,还将进驻奥特莱斯等大型商场,并与淘宝直播、聚划算等网络平台积极对接,将一双双好鞋展现给国内消费者。

下一步,红火鸟公司将充分发挥所属的重庆鞋样设计中心、成都女鞋设计中心、温州鞋样设计中心、广州精品鞋样设计中心四大设计机构的作用,创新图变、精细管理、提升质量、做优品牌,不断实现产品的转型升级,助推企业发展道路更宽阔。

(记者 熊浩)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0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