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黄瑞 马惠心/文 杨文广 朱大亮/图
6月16日,区委十四届九次全会召开,会议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打造主城都市区“迎客厅”、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璧山)建设发出了号召。各项安排部署精准务实,发展目标振奋人心。
如何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记者专访了璧山高新区管委会、服务业发展区管委会、区发展改革委、区科技局、璧泉街道、大路街道、七塘镇相关负责人,围绕全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等谈思路、话未来。
璧山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刘志鸣
全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城都市区发展、西部(重庆)科学城的大好发展机遇,描绘了璧山未来发展新蓝图。
会后,璧山高新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道路,为璧山打造主城都市区“产业升级引领区、科技创新策源地、改革开放实验田、高品质生活宜居区”,建设主城都市区“迎客厅”奠定良好的产业生态基础。
积极谋划空间产业规划,推动璧山高新区扩容至80平方公里,建设城市新区、产业新城。牵头做好西部(重庆)科学城璧山片区空间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生成示范区。规划建设50平方公里的临空产业生态区,发展航空运输、货运物流、综合商贸、商业服务等产业。
加快打造现代工业体系,围绕“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发展新能源智能汽车、智能制造、新型显示等产业。加快发展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产业,打造“云联数算用”要素集群。助推打造大学城创新生态区,构建全要素创新生态系统。
打造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以真招实招“用心用情”努力服务企业。深入推进“订单式”培训,落细落实“审批代办专员”制度,探索购买服务,为企业项目资金争取、专利申报、安全环保提供免费服务。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征地拆迁工作,加快中小企业家园、中意创新产业园等功能园、国别园建设,强化要素保障,提升综合承载能力。
服务业发展区党工委委员 区服务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 胡正国
区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的召开,为我区全力打造主城都市区“迎客厅”、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凝聚了广泛共识,同时也为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明晰了路径。
今年是服务业发展区的起步之年,我们将全力抢抓璧山百年不遇之大机遇,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凝共识、聚力量。围绕“两区一地一田”的目标定位,高质量推进大健康产业生态区、重庆产教融合生态区(大学城西区),西部(国际)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区、茅莱山都市田园产业生态区、大学城(璧山)科技创新产业生态社区建设。
推进西部(重庆)科技创新小镇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实体化运作,组建产业发展基金、整合高新技术的市场主体、提供高效优质的政务服务、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近悦远来”的人才政策,构建价值、利益、科技、金融、人才“五大链条”,实现从“金点子”到“金蛋”、到“小鸡”、再到“母鸡”的全生命周期、全链条式发展。
我们将秉持“造城”“建市”并举的发展理念,凝聚起服务业发展区管委会、服务业发展区促进中心、绿岛公司和各成员单位合力,确保今年各产业生态区均有重量级项目签约落地。
区发展改革委主任 刘兆奎
这次全会贯穿高质量发展的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会后,将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不移抓发展、抓成效,对标“建设主城都市区迎客厅”的目标定位,积极发挥示范作用,打造改革试验田。
抓好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农村要素市场,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良性循环。强化改革定力,加快统筹整合城乡优势资源,聚焦重点领域,以高标准要求,加快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把璧山打造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对标打造法制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打造“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品牌,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和环节,助力实体经济,全程陪护企业成长。
强化信用体系建设,着力打造信用金融服务平台,探索建立中小微企业大数据增信机制,助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做好国家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试点工作。以开展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市场主体扩大、发展环境优化三大工程为抓手,着力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有效供给能力,多措并举推动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把小民生做成大产业。
区科技局局长 周梁
区科技局将紧紧围绕全会提出的“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生成示范区”的目标定位,深刻领会,重点从集聚创新资源、培育创新主体、优化创新环境三个关键环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首先是集聚创新资源,聚焦建好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重庆大学璧山先进技术研究院为代表的三类科技创新产业化平台,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产业化协同发力。健全市、区会商机制,推动更多创新资源在璧山布局,积极招引大院大所、技术转移机构到璧山落户。
在培育创新主体方面,坚持内培外引,一手抓研发创新,一手抓补链成群,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促进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队速壮大,实施引进科技创新资源行动计划。力争今年新增科技型企业100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培育独立法人研发机构5个,引进重点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创新平台5个以上,引进培育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3个。
在优化创新环境方面,落实科技改革要求,优化创新激励政策,通过完善“1+3+N”科技创新体系,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建强成果转化平台、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推进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持续开展“双创”活动,加强科技金融服务,设立高新技术股权投资基金,做大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规模,健全种子、天使、风险等科技金融服务链条。
璧泉街道党工委书记 万小力
在本次全会上,区委提出璧山要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力打造主城都市区的“迎客厅”,明确了我区在这一千载难逢发展机遇中的精确“坐标”。璧泉街道作为璧山区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更应识大势、顺大势、行大势,以璧泉一域服务璧山发展全局。
一是发挥优势,主动作为,勇挑重担,当璧山作为主城都市区“迎客厅”的先行者、排头兵,助力璧山建好“两区一地一田”,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之地、理想之地。二是全力推进“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真正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一方面着眼“扩面”,从2019年试点的封闭物业小区推广到老旧家属院、临街开放式居民楼、在建商业楼盘,力争使小区党支部从25个增加到100个以上。另一方面注重“提质”,推动依法规范成立业委会,并登记注册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实现经营实体化,让业主真正成为小区的主人,同时推动城市生活网进入业主生活,实现“家里面”“指尖上”一网享受无线服务。
三是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高效服务璧山高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区,在征地拆迁、发展周边环境上给予最大支持;高效服务各类实体经济和企业,在“企业吹哨、部门报到”中发挥最好作用;全力抓好安全生产、信访维稳、平安建设,积极解决企业和市民提出的各类诉求,让企业发展有宽松的周边环境、市民生活有更好的治安环境。
大路街道党工委书记 蒋杭航
今天听了区委十四届九次全会报告,深感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会后将及时组织街道全体干部群众深入学习,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对标“两区一地一田”目标定位和打造主城都市区“迎客厅”、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相关要求,理清思路、找准路径、狠抓落实。
围绕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区,积极配合服务业发展区管委会做好大健康产业示范区范围内的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等工作,为云雾小镇、示范村建设项目落地提供保障。积极推动三担社区“三变改革”试点工作,打造田园康养旅居民宿;以“三园”建设为抓手,在春骄、派登特等龙头企业中示范推动“五大系统”建设,实现农业生产标准化,有序开展清水养鱼试点,稳步推进团坝村、福里村、新房村“党建引领、水价治理”试点工作,总结经验并逐步在全街道推广。
强化“党建引领+”,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心聚力抓好脱贫攻坚、生态环保、乡村振兴、城乡融合等工作。实现7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集中力量、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压实生态河长“树状图”责任体系,稳定实现河流水质达地表三类标准,实施福里等9个村居11666亩土壤面源污染整治,完成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内原住民生态搬迁,配合建设缙云山生态环山道路工程。
七塘镇党委书记 范祥波
区委十四届九次全会是在全区上下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要节点召开的一次全会,报告立意高远、客观公正,听后令人倍受鼓舞、催人奋进,并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方面工作明确了目标任务、增添了信心动力,我们一定要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体现七塘担当、实现七塘作为。
围绕现代农业体系,进一步提档升级蔬菜基地、血橙基地、樱桃谷基地三大基地,助推区域协调发展。发展集观光游览、品尝、采摘、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农文旅、产加销”新业态,丰富农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倾力打造美丽乡村,实现“古道”“农耕”“乡愁”三大文化与艺术的融合与再造,推动“一线四点”连片建设,助推七塘一体化、同城化、融合化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加快打造璧山发展重要支点。
“活化”传统村落,助力乡村振兴,加强与四川美术学院专业团队合作,招录艺术和运营团队,充分利用农村闲置房屋,开发民宿康养、农耕体验等田园乡居体验项目,串联乡村旅游,吸引更多有情怀的能人回故乡建家乡,带动村民增收致富。通过政策支持、艺术激活、社会投入、村民参与,合力构建起乡村活化成果,让七塘这座秦巴古道古镇真正成为主城都市区后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