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璧南河沿岸的树木开始落叶,散步的市民变得稀少了,但却能看见戴着红袖章的樊崇兰。巡璧南河4.5公里、冉家沟1.4公里……这是她的日常。
樊崇兰是璧泉街道观音社区的一名环保员,从事环保工作快十年了。“以前,璧南河里面淤泥很多,河面还经常漂着垃圾。现在通过整治,河水变清了,岸边绿化也变好了。”作为一名基层环保员,她既是环境变化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
11月1日,天空下着小雨。在短暂的午休后,樊崇兰戴上环保工作袖章,开启了下午的巡河工作:查看河面是否存在漂浮物,排查偷排漏排、河流污染等情况……这10年间,近6公里的两个河段,樊崇兰来来回回徒步了无数次,她清楚每一个排污口的位置,以及哪个地方可能会存在污染问题。
巡河期间,樊崇兰有一个小习惯,会随身携带纸笔,然后认真记下发现的问题,整理好后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把问题记下来,方便以后整改和总结经验。”担任环保员以来,樊崇兰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好几个本子,而让她印象深刻的是本子里记录的2018年4月的一次排查。
当时,铁山桥排污口突然出现大量白色泡沫和油污,樊崇兰意识到可能出现了偷排漏排的情况。当时已经快下班了,樊崇兰担心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泡沫和油污会扩散到整条河。“铁山桥的排水口属于雨水管网,当时混进了生活污水,应该是有人存在侥幸心理,以为大雨可以冲走污水……”在向上级汇报后,樊崇兰和同事一边寻找污染源,一边联系相关部门,并且坚持等到相关工作人员前来查看。最终排查出来污染源,落实好了整改方案,樊崇兰才放下心来。
作为一名环保工作者,樊崇兰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为了营造更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守护好璧山人民的母亲河,樊崇兰还配合观音社区做好污水排放和垃圾分类等工作。她常年奔走在社区的各个角落,到居民家中宣传环保知识,发动群众一起参与环保工作。在我区污水管网建设施工过程中,樊崇兰也积极参与,后期还和居民一起对管网改造区域中还建房周边进行清洗,和大家一起改善居住环境。如今的观音社区宽敞整洁,入眼即净。
“坚持做环保工作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不管到哪里,看见不合适的行为我都会主动劝告。”樊崇兰说,“璧南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只有河水清了,我们的城市才会美丽。”
樊崇兰还曾以人大代表名义提出对璧南河及支流河道管网和污染源开展整治排查的建议。现在,河道管网已完成整改,璧南河也从水体黑臭变成了现在的水清岸绿,在夏季可见沿岸草木青翠、飞鸟成群,三三两两的行人在这里散步……她用实际行动守住了“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靓丽风景。
(记者 王淼 张翠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