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1:养老服务类诈骗。
以开发老年公寓、打造适合老年人居住的养老社区为名,采取对外销售的方式,吸引老年人投资,进行非法集资活动。
虚构养老服务项目,通过发放礼品、组织旅游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到租借的场地进行考察,以提供高质量养老服务为由,诱骗老年人进行投资。
套路2:投资返利类诈骗。
虚构养老投资项目或理财产品,以“高息返利”“保本付息”等吸引老年人,骗取钱财。
以“房产抵押”“帮助管理”“以房养老”等方式诱骗老年人抵押房产,将抵押所得钱款用于投资所谓的“理财项目”,最终导致老年人房财两空。
套路3:假冒身份类诈骗。
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身份,以老年人子孙涉及刑事案件需要交纳“保证金”为由,骗取钱财。
冒充民政工作人员身份,以为老年人代办养老保险、低保证明等需要“好处费”“手续费”为由,骗取钱财。
套路4:销售产品类诈骗。
通过发放礼品、组织旅游、免费抽奖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参加所谓的养生保健讲座、专家义诊活动,欺骗、诱导老年群体,购买假冒伪劣的保健品等,进行诈骗。
采取文化艺术品、收藏品交易的方式,用无实物交割、约定回购等方式诱骗老年人进行投资,以此来骗取钱财。
防范养老诈骗小妙招
妙招1:不贪心。
时刻清醒。老年人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不要贪图小利,切记“天上不会掉馅饼”“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高度警惕。打消“用小钱赚大钱”“不劳而获”的念头,不要相信所谓的“一本万利”,特别是对于宣传高年化收益率的投资,要保持高度警惕,更不要轻易决定投资。
远离受骗。不要参加免费抽奖、旅游活动,防止诈骗分子逐步获取信任,最终上当受骗。
妙招2:不轻信。
端正理念。端正自身保健理念,从正规渠道获取健康知识,身体不适到正规 医院进行诊疗,不要相信所谓的“神医”“特效药”。
核实情况。对于公检法或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来电,要求转账汇款的,要及时与亲友联系,核实清楚情况,也可以拨打110寻求民警帮助。
信息保密。生活中,如接到不熟悉的电话,不轻易向陌生人透露个人及家庭信息,防止相关信息被诈骗分子利用。
妙招3:多商量。
三思而行,凡投资、转账及购买贵重物品时, 当自己拿不定主意时,一定要找儿女商量情况,多咨询亲朋好友听取意见,再做决定。
临危不乱,遇有突发紧急情况不慌乱,可以咨询民警,寻求帮助。
谨慎汇款,尽量避免自行到金融机构办理业务,确需自行办理的,向工作人员如实讲明汇款、投资用途,不可轻易汇款。
妙招4:多警惕。
强化意识。多关注新闻媒体,多参加防诈宣传活动,多了解当前多发的各类 诈骗手法,不断加强对诈骗伎俩 的甄别能力,不断强化自身的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捂好自己的“钱袋子”。
头脑清醒。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不贪图小利、不轻信谎言,让诈骗分子无可乘之机。
保持警惕。遇有不熟悉的人主动嘘寒问暖、打招呼,千万不要与“陌生人”过分亲热,避免上当受骗。
(区委依法治区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