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又是一夜灯火通明!致敬,每一位守护大山的人
2022-08-24
来源:

1.jpg

▲志愿者们将物资从车上搬运至物资集中点

“报数!”

“1,2,3,4……”

8月23日深夜11点,北碚人和水库旁的坝子上,灯火通明,人声鼎沸,更胜白天。

消防指战员和武警战士战斗在灭火一线,而这块坝子上,集结了大半前来支援的民间力量。

他们来自四面八方,各行各业。

他们众志成城,等待指挥,用行动守护大山。

坚决打好森林灭火这场硬仗!

快递站点老板

当志愿者开车送物资送乘客

2.jpg

▲快递站老板

“可以送我下山吗?”

骑在摩托车上的万清梦点了点头,说了一声“上来”。

这是他在灭火集结点当志愿者的第三天。他是山下一家快递站点的老板,家里“车多”。白天,他开着面包车往集结点运送物资,到了晚上,他便骑着摩托车山上山下运送“乘客”。

“店里有员工,我是老板,不用看店。”微胖的万清梦耿直而爽朗,“北碚是自己家,必须尽一份力!”

他的乘客里有救援队员,有志愿者。他的“摩的”又快又稳,不但不收费,还会对下车的人说一声:“辛苦了!注意安全!”

从山下路口到水库集结点1.5公里的漆黑山路上,这样的“摩的”穿梭不息,两辆车迎面相遇时,他们会按一声短促的喇叭,以作招呼。

理发店老板

“822”的一员闭店三天上山支援

3.jpg

▲理发店老板(左三)和他的队友们

“准备进山!”

随着重庆822救援队队长黄平一声呼喊,20多名队员放下盒饭、戴好头灯,整理好装备,准备进山。

他们的任务是跟随在消防和武警队伍后方,作为后备力量,扑灭小火和余火。当天晚上,有52名队员上山支援。

这是27岁的田愿林站在这里的第三天,他是重庆822救援队的一员,但平日里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他在北碚区经营着一家名叫小时代的理发小店。

“今天估计要通宵了!”田愿林说,山火燃起来的这三天里,他几乎每天都在山上,只有23日上午开了半天门,“坐在店里又觉得身上不舒服,觉得自己是‘逃兵’,于是下午又上来帮忙了。”

4.jpg

▲822救援队

刚刚放下盒饭的队友小王,在旅游行业工作,当天晚上下班后没来得及吃饭,匆匆与队友汇合后上山。

重庆822救援队是一支民间救援队伍。这支队伍由现役军人、退伍军人和社会力量共同构成,平日里他们主要在北碚活动,有需要时,也会四处支援。此前,田愿林曾跟随救援队前往贵州参加救援。

夫妻档

军嫂守着冰桶双手泡到发白

5.jpg

▲杨瑶和邻居来当志愿者

“上山要不要湿毛巾?”“要不要多带一瓶水?”守着“冰桶”的志愿者杨瑶用重庆女孩的豪爽嗓门询问着。

她面前的冰桶里,泡着毛巾、手套、饮用水、饮料,巨大的冰块在水中沉浮。

杨瑶住在山下的小区里,20号晚上看到山上起火后,她就主动过来帮忙。“社区还说女生不要来,我们重庆女娃儿哪里怕勒些!”杨瑶说,这三天她都是白天补瞌睡,晚上来帮忙,因为“晚上更缺人手些”。

搬东西、指挥摩托车往来、发物资、给救援队帮忙……一个晚上,她守着冰桶递湿毛巾、递湿手套和冰水的时候最多,每天双手都被泡到发白。

6.jpg

▲杨瑶和同伴的手都被泡到发白

“我老公今晚上还给我打电话喊我注意安全。”杨瑶老公是一名武警战士,也正在参与救援。知道她这两天因为站立时间太长,腿上的伤口发生感染,不敢坐下,于是劝她不要来了。“他拦不住我!”杨瑶说。

和杨瑶一起从小区里来的志愿者有十几个,大家都是自发前来。邻居志愿者赵良东一直在灭火集结点帮忙,三天只睡了两个小时。

修车店老板

四川“00后”小伙深夜上山送物资

7.jpg

▲四川“00后”小伙李浪

“歇一会,歇一会。”

想要把灭火器、水、食物等物资从集结点送到战斗在灭火一线的消防员和武警战士手中,大概有七八公里的山间土路。路很陡,只有摩托车和高底盘的越野车能够爬上去。技能娴熟的驾驶员集中精力,往返一趟也要超过40分钟。

只有21岁的“00后”小伙子李浪,在“送货”三次后,把摩托车停在一旁休息。和弟弟一边喝水,一边讨论怎么能带更多的物资上山。

“听说摩托车可以帮忙送物资,如果不是白天还得赚钱养家,早就过来了。”李浪在江北区开了一家名叫“浪子车行”的摩托车修理店,白天忙于店内生意,晚上赶过来帮忙。

“四川重庆都是自家人,大火烧的山就是自家的山,看着心里着急!”当天晚上,他和弟弟骑了一辆摩托车轮流运送物资上山。

吸取头一天的教训,他们在车子两侧增加了两个大口袋,“这样可以装更多的物资上去。”

环卫大姐

挑物资上山 “搬”出一片隔离带

8.jpg

▲环卫大姐们挑着物资上山

“那汗水,不停地流!”

说起上午进山修建防火隔离带的经历,北碚双江环卫的大姐徐玉琴顿时来了劲儿。

“男的锯树,我们女同志就负责把树搬开,大家横着排成一排,接力传递开辟出一条足有50米宽的防火隔离带!”徐玉琴用手比划,山里的大树、竹子、野草,统统都被油锯切断、分割,一截截树干和树枝,在他们的手里向外传递,隔离带内,最好是“干干净净”。

“连地上树叶和干草,我们都要把它们尽量整干净!”徐玉琴弯着腰,仿佛面前有一堆树叶等着她“弄走”。

9.jpg

▲环卫大姐当志愿者

当天早上,双江环卫十几名“年龄稍小”的志愿者进山支援,去得最早的一批就有徐玉琴。她6点钟就开始进山,在集结点携带了一些物资后,坐摩托加上走路到达开辟防火隔离带的地方,就用了1个多小时。

因为天气炎热,山里太阳直晒,加上火焰带来的高温,让穿着长裤和工作服的他们在中午下山后,衣服都能“拧”出水来。

到了晚上,徐玉琴和同事石秀丽、董君在山下的集结点负责维护现场秩序,同时也要维护现场的清洁,预计要“通宵守候”。

“我们女娃儿能出一份力就出一份力!”

10.jpg

▲深夜运送物资过来的志愿者

致敬每一位守护大山的人!

志愿者杨瑶的老公是一名武警战士,“00后”修车店老板李浪有个消防员朋友,这几天,他们都很忙,很难联系上。

站在人和水库旁的坝子上抬头仰望,可以看到山间摇曳的山火,在漆黑的夜幕里闪烁着。杨瑶的老公和李浪的朋友,还有许许多多他们的战友,正在灭火前线奋力战斗!

向奋战在火情一线的所有勇士致敬,希望他们都能胜利凯旋,平安归来。

致敬每一位守护大山的人!

上游新闻记者 宋剑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w001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