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权是我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执法一大队大队长,自2014年8月从事生态环境工作以来,一直工作在环境行政执法最基层,始终奋战在污染防治攻坚战第一线。5年来,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以“生态环保铁军”的标准要求自己。
恪尽职守 尽显铁军风采
参加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5年,刘瑞权始终严格对照“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要求,共巡查企业1200余家次、处理生态环境领域信访投诉1000余件、查处环境违法行为案件180余件(处罚金额450余万元)、移交公安机关涉嫌环境犯罪案件5件。
在处理生态环保领域信访投诉过程中,刘瑞权始终秉承“对老百姓好一点、对环境违法企业狠一点、对守法企业服务多一点”的工作理念,竭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环境利益,努力做到监管企业与服务企业兼顾。
在处理突发环境事件时,刘瑞权常常冲在应急处突的第一线。2017年4月,在处置我区一废旧炼油厂燃爆突发环境事件过程中,他第一时间和同事们一道在与燃爆储油罐仅一墙之隔的雨水沟拦截油污及消防废水。事后他才知道当时燃爆储油罐中还有贮存各类油料约200吨,一旦发生二次燃爆,后果将不堪设想。
“事后回想起来也曾感到心悸,但当时心中唯一的想法就是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把油污、消防废水拦截住,不能让污染物流向下游的璧南河造成河流污染。”刘瑞权说到。
技术援藏 展示党员作风
2017年5月,在得知重庆市环保系统在选拔干部赴西藏自治区进行援藏后,刘瑞权在不知道援藏期限、不知道援藏具体地市的情况下第一时间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援藏期间,半年共下乡出差40天,跑遍了日喀则市18个县(区),参与调查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案件6批次11件、处理群众来信来访14起、巡查企业72家、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7件。
2017年6月20日,刘瑞权刚抵达平均海拔约3800米的日喀则市时,因严重缺氧出现了头晕、呼吸困难等高原反应症状,日喀则市环境保护局领导考虑到他初上高原,让他多休息两天。但刘瑞权拒绝了,在抵藏第二天就投入到工作中。
藏区地广人稀,环境监管比内地更辛苦。为了核查仲巴县某金矿矿区生态修复进展,刘瑞权和日喀则市环保局的同事们一道,奔波700多公里才到达现场。为了督导相关单位做好珠穆朗玛峰国家公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刘瑞权克服高原反应,两次登上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进行现场核查。为了核查某铅锌矿采矿废水处理情况,他又和同事多次到海拔5500米的采矿平硐及矿区进行复核。
援藏期间,刘瑞权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态度,赢得了日喀则市环保局领导和同事们的高度认可,也展示了重庆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党员的过硬作风。(记者 黄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