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正兴在工作
“他一直都是风风火火的人,很少见他闲下来。”在大路街道团坝村村民袁晓萍眼里,村党支部书记胡正兴似乎有使不完的劲儿,无论谁家,不管大事小事,只要电话一响,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为村民忙活是职责更是一种激励。村里信任你的人越多,大家认可你,支持你的工作,其实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一件事。”胡正兴说,正是有这样一种担当和激励,他在村里一干就是22年。
“只有主动和村民聊天,心与心贴得近了,村民才愿意把难处告诉你。”胡正兴告诉记者。
胡正兴的手机24小时“不打烊”,“有事情就找胡书记”成了团坝村村民的口头禅,这也是胡正兴引以为傲的事情。
几年前,在渝遂高速路大路服务区附近有一条臭水沟,水沟里散发出的刺鼻味道严重影响周边村民的生活,村民们第一时间把情况反映给了胡正兴。接到群众反映后,胡正兴立即赶赴现场,了解实情,并及时反馈给大路街道和环保部门。不久后,2座污水处理站就建在了服务区旁,同时还新建了一条1000余米的排污管道,有效拦截了废水流入农田。
工作中,胡正兴并不满足于解决好居民提出的日常问题,他总是在思考怎样才能做得更好,有没有更便捷的途径。“服务群众要多动脑筋,找到最适合的方式。”胡正兴说。
日前,为扎实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大路街道建立了“科室包村、村干部包社、社干部包片、党员志愿者和村民代表包户”的工作机制。
为了更好推进该项机制落实,胡正兴要求村干部把工作做细,将一些易化解的纠纷和难题消除在萌芽状态,自己带队到村民家门口打扫卫生、整洁院落。对能整改的村容村貌问题第一时间解决,解决不了的要进行详细登记,及时跟踪解决。
“以真心换真心,服务工作做到位了,村民自然信任你。”胡正兴说,团坝村共有4609人,要想为村民做好服务,仅依靠村干部肯定不行,得广泛动员村民共同参与。
在以前,团坝村自来水费不好收、收不上来,无人管、无钱管的问题一直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对此,村委会想了很多办法:每家院子里贴宣传单,请专人看管、收取水费等等,但效果都不尽人意。
为了解决“难题”,胡正兴挨家挨户上门搜集村民的想法。经过多日的走访调查,胡正兴了解到,因为部分村民家中的土地是转由亲友代耕代种,所以对转接的土地水费不承认,还有部分村民是因为长期在外务工,不能按时缴纳。
经过集中研究后,胡正兴决定“用百姓的办法解决百姓的问题”,成立自来水协会,吸纳当地村民为会员,灵活制定管理制度,让村民“自己管理自己的水”,从而激发村民的管水热情,顺利地收齐了水费。
“为老百姓的事操心、费心,我无怨无悔,得到村民的认可和信任是我最大的动力,我将继续用无私的奉献和满腔的热忱,做村民的知心人、贴心人。”胡正兴表示。
记者手记 〉〉〉
基层工作头绪多、任务重,特别是眼下,脱贫攻坚、生态环保、乡村振兴等各项重点工作都需要基层党组织引领,抓落实。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处理村民或者项目之间的矛盾和纠纷,是一件非常考验基层干部的事。胡正兴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敢于直面矛盾,带头为民解难,做了许多基层干部“敢想却不敢做”的事。基层党员干部只要为民办事都出于公心,真真正正、实实在在为百姓做好事,就不怕没有直面矛盾的底气。(记者 朱泓月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