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解决养老托幼疑难 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大路街道探索创新农村“养老托幼”新模式纪略
2019-11-20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a0531427f16c4492a7b8843a4c59f06f.jpg

红石社区党员为老人送来热水

5511403f890f4115bd9a96d016b0efb4.jpg

孩子们在儿童之家里学习书法

bc3d36fdc09a42e38d033260a83a22f5.jpg

团坝村党员志愿者为村民磨刀

79c17ad7c1a74730bbbb04fe94d892c8.jpg

团坝村儿童之家

a4195e85669f434ab517e03f49843a05.jpg

居民在红石社区“小花园”里游览

记者 朱泓月 文/图

在人口快速老龄化的今天,基数庞大的老龄人口对于养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除了原有的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和以房养老以外,近年来,一种由相熟的人长期生活在一起,相互陪伴、相互扶持,共度老年生活的新型“抱团养老”模式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同时,在民生领域,托幼、育幼也一直是较为突出的问题,特别是在基层农村,由于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家中子女经常得不到相应的照顾。于是,“社区托幼”模式也逐渐开始发展。

如今,这股“养老托幼”的“新风”也吹进了大路街道。近年来,大路街道针对基层反映农村独居老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的实际问题,通过党建引领、党员带动,探索起了农村“养老托幼”新模式。

支部带头

为老年人打造“快乐驿站”

大路街道辖3个社区、14个村。如今,该街道有着近3000人的老龄人口,村(社区)内更是半数以上都是子女在外的留守老年人,且多患有慢性疾病,自己做饭、取暖、做家务都成了问题。

70岁的邓恩全老人目前居住在大路街道团坝村敬老院里,虽然子女在城里买了房,还专门给邓恩全留了一个房间,可是邓恩全却说:“住不惯,不自在。我在屋里呆不住,爱溜达,出了小区周围全是一样的楼,一不小心就走丢了。”

今年年初,团坝村党支部走街串户了解留守老人的困难。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虽然村里有敬老院,但是老人们平日的业余生活显得有些冷清和枯燥。为了帮助村中留守老人丰富业余生活,团坝村党支部利用村内的闲置房屋打造了一个“便民驿站”,“驿站”里除安置了床位以满足村里老人住宿外,还搭建了文娱室、阅览室、棋牌室等功能用房,极大地满足了老人们“玩”的需求。

“在拟建‘驿站’的时候,村党支部计划的就是就地取材,拒绝大量投入,精准解决村内老人们最紧迫的问题。”团坝村党支部书记胡正兴介绍,在搭建“驿站”时,力气活都是村党支部书记带着党员干,除供暖、水电、伙食这些最基本的配置外,党员干部们还从实际出发设计出了多个满足老人日常需求的项目。

“小伙子手艺不错,我这把刀磨了之后砍猪骨头都不费劲了。”11月12日,记者来到大路街道团坝村“便民驿站”,门口一位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正在为村里的老人们磨菜刀,一旁的邓恩全老人打量着自己刚磨好的菜刀,忍不住对志愿者连连夸赞。据介绍,这位为老人磨刀的志愿者其实是团坝村的一名党务工作人员,每隔数日,团坝村党支部便会组织村内党员组成志愿者队伍,为老人们理发、磨刀、洗衣、做饭,饭后还会组织几桌棋局、牌局以供老人们娱乐。

“想散步,出门就是走了几十年的老路,丢不了。想聊天,都是老熟人、老朋友。每天下下棋,晒晒太阳,多好。”邓恩全说,这就是他想要的晚年生活,自己高兴了,儿女也放心了。

党建引领

为群众解决“育幼难题”

“小朋友们,把手洗干净,我们马上就要吃水果了。”11月13日,在大路街道红石社区3楼,10多名孩子围坐在一起,身旁的3名社区老师正在为大家讲解作业。门外,社区党委书记方永平正在为孩子们削苹果。方永平介绍:“今天的‘四点半课堂’来了10多位孩子,我削点苹果,孩子们喜欢吃。”

红石社区是继团坝村之后,大路街道今年打造的又一处党建示范点。今年以来,该社区通过以打造党建综合体为抓手,积极探索建强基层“养老托幼”模式的有效路径,突出为民服务,筑牢农村党建的根基,提质村级服务,深受村民欢迎。

在红石社区便民服务中心3楼,社区党委将办公室重新规划改造,打造出一个“儿童之家”,在孩子们放学后、家长们下班前的“真空时间”,依托党建引领,整合社区现有场地,为孩子们提供安全且有趣的课外生活,开启“四点半课堂”的快乐时光。

“把孩子交给社区是一件既令人舒心又放心的事。”社区居民雷玉超告诉记者,自己因在城区内务工,下班时间往往都在傍晚6点左右,孩子放学后的接送一直是她头痛的问题。“自从社区开设了‘儿童之家’‘四点半课堂’后,我就再也不用麻烦学校老师了,甚至有时候加班,社区还能为孩子提供晚饭。”雷玉超表示。

“社区‘四点半课堂’里为孩子们辅导作业的‘老师’,都是咱们社区的党务工作人员。”方永平告诉记者,社区通过党建引领,创新了社区教育的模式,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外,补充了社区教育这一环节,解决了相关家庭对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管护问题的心病。

此外,红石社区便民服务中心2楼也被社区党委打造成为了养老服务中心,6间办公区域被合理规划成了集阅览室、休息室、棋牌室、厨房、党建工作展示厅于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在社区广场,一处小土坡经过党员干部们的重新改造后,变成了一处“小花园”,社区的老人们在饭后的时间里成群结队地来到这里散步、聊天,丰富自己的老年生活。

“每个月的30号,我们都会在社区开展党建主题活动,和街道老年人协会一同为老人和社区居民们送去精彩的演出。”方永平介绍。

主题教育

为基层工作提供“新思路”

今年,大路街道党工委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开展,将有效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关爱流动人口子女问题纳入民生整改台账,结合实际,大力开展“养老托幼”新模式试点,以点带面,发挥出了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

“‘养老托幼’模式符合现阶段我街道各年龄群体的社会需求,有益于解决大部分家庭养老难、育幼难这一社会问题。”大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经过多次的尝试探索,在极为有限的条件下,逐渐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村(社区)内“养老托幼”的路子。

团坝村和红石社区的举措只是大路街道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大路街道“养老托幼”试点已扩大到3个村、1个社区。

在确立社区“养老托幼”模式工作思路以来,大路街道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把工作精力和重点放到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上,通过不断摸索和借鉴,找到了许多适合本地区具体情况的好办法,示范和带“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始终坚持走好群众路线,把为民办好事办实事作为开展好主题教育的落脚点,切实以群众关注的“小切口”解决民生“大难题”,让群众在家门口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该负责人表示。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0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