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主向甘兴旺(左)介绍新品种火龙果
“我家地里现在都栽上了樱桃树,甘书记眼光好,种樱桃确实比种粮食划算。” 近日,记者来到七塘镇四合村采访,说起村党支部书记甘兴旺,村民们都称赞他是带头致富的“领头雁”。
甘兴旺今年58岁,是土生土长的四合村人,2001年开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至今已有18个年头。
“四合村地处山丘,受地理条件和交通限制,以前村里的老百姓除了种点粮食养点牲口,基本上没有其他经济来源。”因为熟悉这片土地,又有满腔热情,甘兴旺从担任书记的第一天起,就立志“不能让四合村一直这样穷下去。”
一次进城开会,甘兴旺看见路边有人在卖樱桃,一打听,这小小的樱桃竟然能卖到三、四块钱一斤。他突然想起自家后山也有一片樱桃林,结出的果实鲜美多汁。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对!就规模化种植樱桃!”甘兴旺的想法和镇党委“一村一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思路不谋而合。于是,甘兴旺请来专家实地考察,得出的结论是,四合村云雾山的气候和土壤非常适合樱桃种植。说干就干,甘兴旺当即召开村民大会,动员大家种植樱桃。
“刨了一辈子的土地都是这个样子,我不相信栽樱桃树就有啥子搞头。”甘兴旺的满腔热情,不仅没有得到乡亲们的积极响应,就连妻子也是一万个不理解。
开了很多次会,做了很多思想工作,树就是栽不下去。困难面前,甘兴旺并没有退缩。“农业产业前期投入大,见效慢,让村民们规模种植,他们的思想一下子转换不过来,所以我们只能通过示范,让他们逐步转变观念。”
于是,甘兴旺带领11户村干部和党员家庭率先在自家的荒山荒坡和承包地种上了樱桃树。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示范带头和反复宣传、带领村民代表外出考察、组织果农参加技术培训等,逐渐地,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了种植队伍。2015年4月,第一届云雾山樱桃节盛大开幕,吸引了不少批发商和游客上门采摘订购,平日宁静的小山村游客如云,热闹非凡,四合村的樱桃种植户们,望着漫山遍野的红樱桃和络绎不绝的游客笑开了颜。
“小部分人富不叫富,全村人富起来才是真正的富。”樱桃种植让村民尝到了甜头,但是甘兴旺却并不满足。樱桃基地只是集中在四合村1、2组,要想全村人富裕起来,必须另谋出路。
甘兴旺组织村干部趁热打铁,瞄准了生态观光农业这块更大的蛋糕。2015年,在璧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七塘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6个农业龙头企业落户四合村。村干部奋战4个月,将3、4、5、6、7五个组的农户承包地流转出来,种植特色水果。
“现在全村基本形成了近2000亩水果产业基地,品种多达10多个,一年四季来到四合村都可以有花看、有水果吃。”沿着蜿蜒的乡村公路,甘兴旺饶有兴致地给记者介绍各类“果园”,樱桃、血橙、火龙果、木瓜、百香果、耙耙柑等数十种果树种满山坡,一眼望不到边。如今的四合村不光有产业支撑,更是在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的道路上先行一步。
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甘兴旺抓班子、带队伍、兴产业,心里装着村里的每一位群众。陈维明是村里的建卡贫困户,今年65岁的他因照顾智力残疾的妻子,不得不放弃外出务工的机会。
“你就安心在这里干活,离家近,一年收入有一两万元,还能照顾你妻子。”在甘兴旺的帮助下,去年初,陈维明在水果基地找到了一份工作,每天工资70元,可以就近照顾妻子,有了稳定的收入,陈维明顺利地脱了贫。
“我只是想看到我生活的土地、我的家乡越来越好。”怀着对四合村深厚的感情,甘兴旺用忠诚和担当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记者手记 〉〉〉
乡村振兴战略中,村党支部书记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如何当好村党支部书记?甘心旺的做法给出了答案。要做到“心中有民”,坚持把为群众谋福利作为第一追求,当好村民的“贴心人”;还要做到“心中有责”,坚持把担当作为第一品格,在改革发展路上敢啃“硬骨头”,当好村里的“带头人”。
(记者 黄瑞 周可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