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青杠街道巧建人工湿地 “消化”生活污水
2019-11-01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dc4fa73f62704dd396a601d189139f58.jpg

中兴村人工湿地 

“自从人工湿地建成后,村里的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环境卫生明显改善。”10月30日,在青杠街道中兴村,正在村口河边钓鱼的刘华勇和村民聊起村里的变化,感慨道。 

记者在中兴村看到,占地10亩的人工湿地里,种满了睡莲、美人蕉、梭鱼草、旱伞草等绿色花卉植物,湿地上方铺设有专门的排水口,周围居住农户的生活污水正缓缓流入。 

“农户的生活污水治理,一直是件头痛的事。人工湿地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 青杠街道农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居民排放的生活污水前期经过统一收集,由设备净化处理后,通过污水收集管网过滤、沉淀,引入人工湿地,污水在人工湿地内经植物吸收及生物降解等作用,进一步“消化”有害污染物,最后才直排到河流。 

“以前排放的生活污水让我们住在下游的居民苦不堪言,不仅看着脏,味道更是难闻。如今污水处理了,河流的水质也一天天变好,现在还能到河里钓鱼了。”刘华勇说。 

除了在村民居住区,记者在中兴村的农田种植区同样见到了这样的人工湿地。 

“农田种植的灌溉用水通常含有氮、磷等农药残留,通过在农田周围建设的水质净化湿地,可以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全面净化,防止灌溉污水流入河流造成污染。”该负责人说, 处理过的水流,基本闻不到异味,排至河流可再次用于灌溉农田,还能达到循环利用的效果。 

目前,青杠街道已在中兴村、梁山村、大森村完成6处人工湿地建设,接下来,还将完善居民点污水处理设备等配套设施,让污水进,清水出,进一步改善河流水环境,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记者 马惠心 文/图)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0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