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但凡到过璧山的游客,都有这样的第一印象: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推窗见绿、望山见水、乡愁可寄……,各类苗木、花草相得益彰,绿树成阴,宛如走进了天然氧吧。生态是基,绿色是魂。去年,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厚植生态优势,坚持绿色发展,全国首批、全市唯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花落璧山,绿色、生态成为璧山最鲜明的标识。
【正文】璧山区将继续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突出“深绿”定位,强化宜居功能,在城市建设中将山水、植物、建筑、历史、文化融为一炉。坚持老城只做“减法”,注重城区空间“留白”,增加城市“透气性”。去年,璧山作为重庆唯一区县,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命名,代表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高水平。
【正文】今年,璧山区还将提升公共绿化水平,打造沿道路、河流、高压线的生态廊道,在更大范围内构筑起“绿色屏障”。2017年,东岳体育公园已经建成开园,公园内有2个五人制足球场、2个网球场、4个篮球场等12个运动区域,均全部免费向公众开放。2018年,璧山区还将建一个儿童主题公园,满足不同层次人群多元化需求。同时,璧山区着力整治“三高、两违”,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营造老百姓的“绿色家园”。坚持按照“一河六湖十八湿地”构架,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提升城区水面占比和水网密度,不断改善水环境质量,加大中水回用力度。从偏重物理层面的城市建设,提升到追求文化层面的城市建设。
【正文】除环境更加美好外,璧山区发展一样进入“快车道”。璧山响应国家大数据战略,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加速推进“智能装备、信息技术、生命健康”三大主导产业聚集发展。围绕数据分析、软件外包、消费服务、资产管理、共享经济,布局发展新型互联网服务业。引进高层次市场主体,突出“敲门招商”、“口碑招商”,以“品牌聚集”和“链条补缺”促进产业聚集。同时,还将继续落实军民融合国家战略,推动重庆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发展,以及得润汽车电子、众泰新能源汽车技术等4个专业研究院建设。
【正文】此外,保障和改善民生也得到真金白银的投入。一直以来,璧山都坚持60%以上财政收入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连续5年滚动实施重点民生实事,做到“经济发展不欠社会协调发展的账”。2017年,投入超过10.2亿元,实施了涉及老百姓住房、教育、医疗、养老、文化、就业、创业、安全等多个方面的若干民生实事。
【正文】建设中的秀美绿城、活力水城、文化古城日新月异。不变的是,璧山守护青山绿水的初心依旧,回归自然的承诺未改。小城璧山,拥有跨越千年的文化底蕴,兼具山的厚重、水的灵性。在这变与不变中,土生土长的璧山人愈加自豪,推窗见绿、望山见水、乡愁可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