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一年一度的高考已落下帷幕,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接下来最重要的事就是填报志愿了。 “高考后”诈骗套路深,记者特收集了近年来各种“诈骗套路”,在招录开始前,广大考生及家长要先打好“预防针”。
【正文】骗术一:以为是查分网址 其实是“木马”链接
【正文】此类诈骗方法不少,大多借高考为名,例如将木马链接伪装成“高考查分系统”等,诱使用户点击。还有不法分子制作带病毒的二维码,诱导用户扫描,一扫手机就可能中毒。
防范提醒:陌生号码发送的关于高考相关的网址链接切勿点击。考生成绩、志愿填报、录取信息查询需登录生源地招生考试信息网查询。
【正文】骗术二:交钱就能上名校?招录骗局套路多!
【正文】有不法分子伪造文件、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扮高校招生人员,或吹嘘自己神通广大,与高校或招考主管部门的领导有“关系”,可弄到高校招生的内部指标等。还有一些骗子谎称能办理艺术、体育、小语种等各类“特长生”加分,利用考生和家长不懂自主招生、定向招生政策进行欺骗,吹嘘可以弄到某大学定向招生计划,保证录取,收取高额“定向费”。
防范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应从正式渠道了解、确认考试招生政策和信息,一旦遇到谎称花钱能上好大学、好专业,分数不够也能上大学等情况,要保持头脑清醒并及时报警,切勿轻信蛊惑以致上当受骗,遭受损失。
【正文】骗术三:“天降”录取通知?小心是假大学“套牌”招生
【正文】教育部门分析,一些假大学是利用考生和家长“低分读大学”的心理,假冒通知书发放,让考生很容易上当。现在出现的不少虚假大学都是存在于网上,多数是只有网站没有实体,根据网上提供的地址到现场调查后,经常发现是别的机构。
防范提醒:教育部门提醒考生和家长不要相信网络虚假信息,切记不要相信没有填报却“从天而降”的录取通知书。
【正文】最后,提醒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擦亮双眼,切勿着急和听信小道消息,也不要盲目“听朋友说”。有任何问题,可向学校及老师咨询,亦可向教育主管部门了解一些高校的办学资质等。有条件的还可以在学校开放日实地去考察,多种途径了解,避免上当受骗。一旦发现被骗后,一定要第一时间拨打110求助。尤其是遇到电信网络诈骗,报案越及时,警方通过快速止付机制拦截的可能性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