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自去年12月,璧南河荣获全国“最美家乡河”殊荣以来,璧山河流治理经验便受到各界高度关注。7月2日,“走进最美家乡河”主题采访活动团队来到璧山,区委书记吴道藩接受了中央级媒体记者采访,畅谈“最美家乡河”变迁历程和璧山水生态文明建设生动实践。
【正文】此次来璧的有中国水利报社的副社长唐瑾,中国行业报协会相关领导和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日报等媒体的记者。在市水利局副局长卢峰带领下,媒体记者在璧山将进行为期3天的蹲点采访。
【正文】卢峰表示,当前,全市上下正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深化落实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要求,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在此背景下,中央级媒体采访团走进璧山,集中报道璧山河流治理经验和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这是对璧山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肯定,必将推动璧山工作迈上新台阶。
【正文】“百姓的呼声,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吴道藩接受采访时说,璧南河是璧山的“母亲河”,由北向南流经8个镇街,属长江一级支流。上世纪70年代这里水至清、鱼腾跃,是一条真正意义上的“清水河”。然而,一个时期,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模式,让璧南河被周边的污染企业吞噬,变得臭气熏天、鱼虾绝迹。母亲河的污染之痛令百姓众口疾呼,于是2010年开始,璧山痛定思痛,拉开了璧南河综合治理的序幕。
【正文】“多年的变迁,成就了‘最美家乡河’。”吴道藩说,这些年来,璧山率先在全国推行河段长制,采取“河内清淤、河外截污、外域调水、生态修复”的中小河流治理方式,让璧南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水质持续好转,还提升了防洪能力。多年来的变迁,让璧南河获得了全国“最美家乡河”殊荣。
【正文】“发端于治河,璧山纵深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吴道藩表示,璧南河治理拉开了璧山水生态文明建设序幕。这些年,我们通过水库建设、湿地打造、中水回用工程实施、海绵城市建设、水文化弘扬等措施,着力打造西部水城,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成果。多年实践,污染之水变成了“发展之水、生态之水、民生之水”和“文化之水”,带动了地区价值和百姓幸福感的大幅提升,推动了产业转型和经济健康发展。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等“国字号”名片,也花落璧山。
【正文】“十分震撼,值得总结、值得推广。”采访中媒体记者对璧山河流治理和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大家表示,璧山的多年努力,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贯彻落实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是“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部署的基层实践。接下来,各媒体将总结提炼璧山经验,把璧山宣传好、推广好。
【正文】副区长程虎参加采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