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已成为共识,璧山充分激活“生态资本”,坚守工匠精神,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精心调适生态与发展的关系,在“精美增长”中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高品质生活。
【正文】璧山按照百姓步行15分钟见公园、20分钟见休闲亭的设计理念,相继建设了30多个免费开放的公园、20多个广场和100多个休闲亭;还坚持沿道路退让10至40米用于打造城市绿廊,目前已建成公共绿地1900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9平方米,城市植物品种超过2800种。
【正文】与“高调”的城市公园、城市绿化相比,璧山的城市建筑却非常“低调”:全城建筑只有灰色、咖啡色两种主色调。其理由是,人工建筑再美也美不过大自然,城市建设的最高境界就是回归大自然,不与自然争色。
【正文】另外,璧山还坚持“低碳、便利、宜居、舒适”的城市建设管理价值取向:城区所有公共停车位一律免费停车;全区已建成标准化公厕40多座……2017年9月,璧山成为全国首批、重庆第一个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区县。
【正文】在城市建设方面,璧山在空间布局做减法,给城市腾出“呼吸空间”。城区小范围拆旧后,腾出空间增加绿地和公共设施,并以绿为脉,把城市作为植物、山水、人居、生产等要素共存共荣的生态系统来打造,构筑起“山、水、绿、城、人”和谐共处的“绿色谱系”。
【正文】近年来,大批高新企业纷纷落户璧山。2017年,璧山高新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009.4亿元,智能装备、信息技术、生命健康三大产业占比达78.5%。为此,璧山高新区成为重庆第二个国家级高新区。
【正文】如今,璧山正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今年力争引进100亿级项目1个、50亿级项目3个以上,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30个以上和一批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借此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
【正文】如今,传统产业的支柱地位被取代,深绿型生态化城市和高科技、高附加值、低污染、低耗能的绿色产业正快速发展,绿色已经从里到外固化为璧山的城市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