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要想富,先修路。”时至今日,这句“口头禅”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理念,深入人心。如今,在璧山大地上,平坦洁净的农村公路四通八达,成为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发展的致富通道。
【正文】在八塘镇凉水村,农家乐旅游接待发展得越来越红火,这要归功于农村小康路的通畅。近年来,区、镇两级先后在凉水村投入资金800万元硬化道路10公里,该村从此告别了“交通死角”,乡村路的通畅也带来了更多的游客,凉水村樱桃谷也一天比一天热闹。
【正文】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不仅大大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更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基础。
【正文】三合镇二郎村紧靠着云雾山,过去村里不通公路时,村民种的花椒、茶叶也运不出去,村民赚不到钱,生活非常贫困。
【正文】现在,村里的路修好了,基础设施也陆续跟上,人行便道、生产便道、自来水厂、山坪塘,一个个利民项目随着小康路的修通,在二郎村实施,村民们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正文】农村公路建设,打通了农村“断头路”,尽可能地满足了广大农村群众的出行需求,进一步改善了农村交通条件,助力乡村振兴。下一步,我区还将按照“四好农村路”要求,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和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硬化农村道路,提高通畅水平。三年内,我区将投资约6.6亿元,实施441个未通畅村民小组942公里小康路的建设,确保到2020年底,全区村民小组通畅率达到100%,着力将农村小康路修建成为群众出行的“民生路”,发展产业的“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