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活力水城”做活“水”文章
2018-11-21
来源:璧山电视台

【正文】观音塘湿地公园是重庆首个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也是全市首个水生态修复项目。区环保部门通过种植水生植物、饲养水生动物等方式,对公园水体进行生物治理,目前公园的4.3万平方米水体拥有了自我净化功能,已呈现出清澈见底的“水下森林”。

【正文】观音塘湿地公园是我区致力于“活力水城”打造,用心做活“水”文章的缩影。现在,璧山城区及各镇街的工程车辆清洗、道路冲洗、市政环卫、园林浇灌用水、景观用水、河流补水等均用上了中水。

【正文】为节约水资源、降低用水成本,我区将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指标的“中水”进行再利用,全区中水回用率达到46%。目前,璧山已建中水回用处理厂站13个,中水处理设计规模4.5万立方米/天,可完全消化城市居民每天产生的生活污水。污水再利用,不仅大大缓解了我区每年夏季生活用水紧张的情况,也为老百姓省下了一大笔钱。据了解,形成1吨可利用的中水实际投入不到1元钱,不到自来水成本的1/3。仅市政绿化用水一项,璧山城区就为财政节约水费近千万元。

【正文】按照规划,璧山投入接近资金50亿元建设了一大批水生态工程。在这里,诞生了观音塘、秀湖2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和两岔、雪山、东岳湿地等10多个充满水生态气息的休闲观光型湿地公园,将建成团堡、竹林沟、李家沟、翠微等10余处湿地工程,目前城区水面占比已提升至10.6%,人均水域面积达到10.2平方米,水网密度接近4公里/平方公里,一个以“一河六湖十八湿地”为骨架的“活力水城”正崛地而起。

【正文】此外,我区还积极推进“河长制”相关工作,拟定了畜禽养殖、水产养殖、面源污染等7大类长效监管办法,修改完善了河长会议、考核问责、信息共享与发布、工作监督等7大类工作制度。伴随“河长制”工作稳步推进,将有力推动璧山区河流、水域污染治理和监管等相关工作,让璧山水更清、岸更绿。

【正文】如今,璧南河恢复了靓丽容颜,水质由劣Ⅴ类提升为近Ⅲ类标准,其它河流、水库水质也大幅提升,城区供水出厂水水质合格率达100%,30多万居民和大量企事业单位的饮用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打印正文】
责任编辑:bs_bj09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璧山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璧山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璧山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推荐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战‘疫’一线党旗红”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要闻 深度 评论 报告 景点 美食 攻略 政务 直播 专题 形象 产业 文卫 微信 微博 APP 图库 璧山新闻 璧山报
主办: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丨 运营维护:重庆市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丨 关于我们 丨 广告服务 丨 意见反馈
璧山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3 bsw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